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两会热搜!新东方俞敏洪:建议儿童孤独症纳入早筛必要项,复筛纳入医保

2021-03-10   医学中文网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从国内外的科研成果表明,“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能有效提升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的生活质量


2021年全国两会正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医学诊断和康复教育衔接机制的建议》


该提案一经提出,就直冲微博热搜前三名,吸引了上百万人关注。



提案建议有以下:


一、建议卫健委推动具体的政策或方案,将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纳入儿童常规检查必要项中,将复筛确诊的费用纳入医保范围,减轻家庭负担,提高复筛力度,加强初筛后发现、转介、复筛的机制建设,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二、财政部门及地方政府提供预算,卫健委加强对孤独症诊疗人员的筛查与诊断能力。同时,由国家卫健委牵头,结合天津及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联合中残联、教育部等部门进一步推动落实关于儿童孤独症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打通早期筛查、医学诊断到康复教育衔接。


三、加大宣传力度,规范管理孤独症早期筛查及早期干预的科普宣传,并尽可能帮助家长了解后续康复及支持儿童康复教育的方式方法。


从国内外的科研成果表明,“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能有效提升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根据调研发现,我国在落实孤独症建立早期筛查、诊断和康复的一整套工作机制方面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现状: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机制落实不足,部分儿童错过早期干预阶段


俞敏洪委员表示,现在很多儿童孤独症主要是由家长或亲属、早教/幼儿园/小学老师等发现,当察觉孩子的行为、语言、情绪等方面发展缓慢或异常时,才会到省市级医院就医确诊。“通过基层医院的常规体检发现的孤独症少之又少,且确诊后家长较少能及时获得本地可信、有效的康复服务信息等关键资源。”


现时各地有关儿童孤独症的科普宣传普及率仍然很低。这导致新生儿家长普遍缺乏对儿童孤独症的认识和了解。有专家表示:“我走遍全国、全省很多乡镇卫生院,几乎没有看到一个关于孤独症的宣传资料。”

由于缺少科学全面的引导信息提供给家长,其后果是在接受调研的家庭中有52%的家长表示,孩子确诊的过程对心理冲击很大,缺少后续康复的路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孤独症儿童错失早期干预治疗机会。

建议:将孤独症早期筛查纳入常规儿童体检项目,加强初筛后发现、转介及复筛机制建设


针对孤独症早筛机制落实不足的问题,俞敏洪委员建议应由卫健委推动具体的政策或方案,将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纳入儿童常规检查必要项中,将复筛确诊的费用纳入医保范围,减轻家庭负担,提高复筛力度,加强初筛后发现、转介、复筛的机制建设,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基于我国已经建立起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区妇幼保健医院、市级妇幼保健/三级医院组成的三级儿童保健医疗体系,卫生部门应强制要求将孤独症早筛纳入社区医生的职责当中,并以此加大人员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俞敏洪委员还建议,由财政部门及地方政府提供预算,卫健委应加强对孤独症诊疗人员的筛查与诊断能力的培训。扩大《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试点实施方案》实施范围,国家卫健委应制定有关培训计划,在全国范围培育一批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与诊断专家,研究制定评估工具,统一评估标准;同时,由国家卫健委牵头,结合天津及试点地区的实践经验,联合中残联、教育部等部门进一步推动落实关于儿童孤独症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打通早期筛查、医学诊断到康复教育衔接。

除此以外,俞敏洪委员还建议在卫生系统内加大宣传力度,规范管理孤独症早期筛查及早期干预的科普宣传。社区、卫生系统应与专业社会组织共同合作,通过多渠道、多媒体方式建立科学、系统、持续的科普宣传,引导社会正确认知孤独症,帮助家长了解后续康复及支持儿童康复教育的方式方法。

而作为中国康复医学会精神卫生委员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的指定合作单位,益新生物将携手国内外顶尖孤独症专家,持续深入研究孤独症谱系障碍病症病因以及前沿相关最新科研进展,开发更多干预及治疗方案,让更多孤独症人群及家庭受益,目前已经开发肠道微生态检测、孤独症全外显子基因检测、适合孤独症谱系人群的益普星复合益生菌生产线、在线评估系统、孤独症指南及行业进展介绍等,为广大孤独症谱系人群保驾护航,让孤独不再孤独。

*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俞敏洪,孤独症,医保,儿童,筛查,康复,干预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