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究发现,添加牛奶会阻止茶中KCNQ5的有益激活作用。
【英国《医学快讯》2021年03月09日文章】题:新发现解释了绿茶和红茶的抗高血压特性。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发表在《细胞生理和生物化学》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绿茶和红茶中的化合物可通过激活血管壁中的离子通道蛋白来放松血管,这有助于解释茶叶的降压特性,并可能据此设计出新型降压药物。
研究发现,茶叶中的两种儿茶素型类黄酮化合物(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都能激活一种名为KCNQ5的离子通道蛋白,使钾离子扩散到细胞外,从而降低细胞的兴奋性。哥本哈根大学的合作者证实,儿茶素激活血管内壁平滑肌中的KCNQ5后预计可放松血管。
这项研究的领导者、UCI医学院生理和生物物理学系教授Geoffrey Abbott博士解释道,我们通过计算机建模和诱变研究发现,特定的儿茶素与KCNQ5中的电压传感器底部相结合,可使通道在细胞激发过程中更容易和更早地打开。将KCNQ5确定为茶儿茶素高血压特性的新型靶点,有助于优化药物化学并提高药效或疗效。
除了可控制血管张力,KCNQ5还可在大脑的各个部位表达,调节神经元之间的电活动和信号传导。致病性KCNQ5基因变异会损害其通道功能,从而导致癫痫性脑病(一种严重衰弱并导致频繁癫痫发作的发育障碍)。由于儿茶素可穿过血脑屏障,因此发现其激活KCNQ5的能力可能预示着未来会有的一种机制,可修复断裂的KCNQ5通道来改善因其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大脑兴奋性障碍。
茶叶的生产和消费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世界每天对茶的消费量为20多亿杯茶,仅次于对水的消费量。三种常用的含咖啡因的茶类(绿茶,乌龙茶和红茶)都由绿茶树的叶子制成,区别在于茶叶生产过程中发酵程度的不同。
在英国和美国等国家,通常将红茶与牛奶混合饮用,但本次研究发现,添加牛奶会阻止茶中KCNQ5的有益激活作用。但Abbott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茶和牛奶不能共饮,我们相信,人们胃中的环境会将儿茶素与牛奶中的蛋白质和其他分子分离出来,以免这些分子阻止儿茶素发挥有益作用。
其他研究也证实了这一假说,无论是否在茶中添加牛奶,茶都显示出降压的益处。研究小组通过质谱分析还发现,将绿茶加热到35℃会改变其化学成分,从而提高其激活KCNQ5的效果。
Abbott解释道,冰茶和热茶在进入人体后都能达到35℃,因为人体温度约为37℃。因此,只需喝茶就可激活其有益的降压特性。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