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视频会议支配的日子:为何压力这么大?

2021
03/10

+
分享
评论
学术头条
A-
A+

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新的一周又开始了,是一直开会的节奏,好在大部分会议可以转到线下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我们在 2020 年初过上了社交隔离、几乎日日 “线上会议” 的日子。自那时起,无论是工作、上课,还是考试、面试统统转到了线上,我们似乎进入了 “全民线上” 的时代。

而这其中最令我们忌惮的事,莫过于参加 “要开摄像头” 的视频会议了吧。

18321615331838001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仍然需要熟悉使用方法的 “新鲜玩法”,一时间催生了太多的大型 “社死” 现场。

那些上面正装下面睡衣的朋友我就不说了啊,大家都心知肚明。

12221615331838137

比如:你在开会,你的同事在洗澡。

33571615331838203

你在开会,你的同事倒挂了。

19881615331838448

但是,如果不开摄像头就会变成:你以为我在上网课,其实我在。。。冲浪

72691615331838559

尽管这样,如果一天连着开几次视频会议,你也会感觉身体被掏空。

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

近日,一项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最新研究,就系统地阐述了为何人们在 Zoom 上参加视频会议会产生疲劳感。

相关研究论文以 “Nonverbal Overload: A Theoretical Argument for the Causes of Zoom Fatigue” 为题,已于近期发表在科学期刊 Technology, Mind and Behavior 上。论文作者为斯坦福大学教授杰里米・拜伦森(Jeremy Bailenson),他对每天在各类视频会议平台上开会数小时的人产生的心理后果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对 Zoom 的各个功能板块进行了评估。

他在论文中提出,人们长时间进行视频聊天会造成 4 种负面后果,导致人们产生通常被称为 “缩放疲劳” 的感觉。

他也特意强调,进行这项研究的目标并不是要 “贬低” 任何一个特定的视频会议平台,而是指出 “当前视频会议的产品功能确实会让用户感到疲惫” 的问题,同时建议相关平台详尽调研客户体验并更改产品界面,因为许多问题都很容易在界面调整后得到解决。

此外,他还就如何利用视频会议的当前功能来减少疲劳,为消费者和组织提供了建议。

四大疲劳原因

1、高度密集的近距离目光接触

在视频会议中,无论是大多数的眼神交流,还是屏幕上的面孔大小,都不是自然的。

在正常的会议中,人们会看着演讲者,做笔记,或者看别处。但在视频会议中,每个人在每时每刻都在盯着其他人。一个听会者就像演讲者一样,需要保持一定的紧张性,所以即使你在会议上不说话,你仍然会看着那些盯着你的脸的人,眼神交流的次数会大大增加。“公众演讲的社交焦虑是我们人群中存在的最大恐惧之一,” 拜伦森说,“当你站在那里,每个人都盯着你看时,那会产生非常大的压力。”

压力的另一个来源是,视频会议电话中的面孔可能会显得太大,让人感到不舒服。在现实生活中,当某人的脸与我们的脸如此接近时,我们的大脑会将其解读为一种紧张的情况。“实际上,当你长时间使用 Zoom 时,你会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 拜伦森说。

2、“照镜子” 聊天让人很疲劳

大多数视频平台在聊天时都会在摄像头前显示出自己的样子,这是不自然的。这就像在现实世界中,有人一直拿着一面镜子对着你聊天。可想而知,这是一件很令人崩溃的事情。

拜伦森认为,当你看到视频中的自己时,你会对自己的样子提出更高的要求。现在,很多人每天都能在视频聊天中看到自己好几个小时。大量研究表明,长时间照镜子会让人产生严重的消极情绪。

3、极大地降低了我们平时的移动性

面对面和语音交谈是允许人们四处走动的。但在视频会议中,大多数摄像头都是固定的位置,这意味着参会者通常必须呆在同一个地方。运动被一种非自然的方式限制。拜伦森表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当人们在移动时,他们的认知表现更好。” 

4、视频聊天的认知负荷高

在常规的面对面交流中,非语言交流是很自然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运用手势和其他非语言的暗示。但是在视频聊天中,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地接受对方的 “信号”。

事实上,视频会议把原本非常自然的面对面交谈,转变成了涉及很多思考的事情。如果在视频会议中向某人表明你同意他们的观点,你必须夸张地点头或竖起大拇指。这增加了认知负荷,因为你为了交流而消耗了精神热量。

让自己轻松点

基于以上 4 点可能导致疲劳的原因,拜伦森在论文中也给出了几点应对之策。比如:

1、选择全屏缩小或减少窗口的大小,多考虑一下他们进行视频会议的房间中摄像头的位置,以及外部键盘等辅助设备,远离屏幕,创造一定的舒适距离,保证肢体的灵活性,从而缓解高度密集的近距离目光接触所带来的精神压迫。

2、建议在视频会议中动起来,就像我们在真实线下会议中那样,提高认知能力。当然,在会议期间定期关掉视频也是一个很好的原则,可以给自己一个短暂的非语言休息。

3、从平台方考虑,应改变默认打开前置摄像头的设置,是否需要显示自己的视角可让用户自行选择,减少用户长时间面对自己不适感。

拜伦森教授在论文的最后指出,人类以前也曾出现过这种情况:当我们第一次有电梯时,我们不知道在那个空间里是否应该凝视对方。之前流行起来的拼车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比如你是否与司机交谈,或者是坐在后座还是副驾驶座上。

“我们必须发展各种方法,让它为我们工作。我们现在处在视频会议的时代,了解这种机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类型的会议中做事的最佳方式。”

不得不说,拜伦森的话也很有道理,可能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就是:适应这种开会方式。

25391615331838638

参考资料:

https://tmb.apaopen.org/pub/nonverbal-overload/release/1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02-fatigue-simple.html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摄像头,视频,论文,交流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