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4类肾病的临床应用前景

2021
03/10

+
分享
评论
中科西部细胞研究院账号
A-
A+

目前治疗肾纤维化效果并不理想,移植的干细胞有向创伤部位归巢的趋势。

干细胞治疗是目前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是当今生物医学研究中最激动人心的研究领域,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前沿学科。干细胞治疗在肾病领域受到科学家重视,已在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等肾脏疾病的基础研究中表现出良好作用,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干细胞

1.慢性肾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成为慢性肾病,主要指标是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Zhu等人、Ebrahimi等人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干细胞能促进肾脏血管的微循环,改善肾功能。Villanueva等人给慢性肾病大鼠进行干细胞治疗,结果发现大鼠的血肌酐水平降低,损伤标志物ED-1和α-SMA表达降低同时高表达PAX-2、BMP-7、VEGF这3种与肾功能改善密切相关的蛋白,在肾脏病理检查中发现了移植的干细胞。


2.急性肾损伤

干细胞治疗有望成为治疗急性肾损伤的理想方法,目前已应用到多种因素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干细胞治疗的机制是多因素的,即可通过自我更新能力分化成肾脏细胞,又可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加速其修复。此外,干细胞作用于急性肾损伤机制的各个环节,通过旁分泌、抗炎和免疫调节性能,从而实现肾脏保护。


3.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患者肾病的患病率高达20%~40%,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Park等人将干细胞移植到伴有肾损伤的糖尿病小鼠体内,4周后与未接受干细胞治疗的糖尿病小鼠相比,尿白蛋白排泄率降低、平滑肌肌动蛋白减少、肾脏纤维化受到抑制、上皮钙黏蛋白mRNA增加,肾脏中可发现移植的干细胞。

4.肾纤维化

目前治疗肾纤维化效果并不理想,移植的干细胞有向创伤部位归巢的趋势,可定位于纤维化的肾脏部位,静脉注射和包膜下注射,干细胞在肾间质出现时间延长。干细胞治疗可分泌、上调或下调一些细胞因子,发挥抗纤维化作用,减轻肾纤维化成程度,改善肾结构和功能。


干细胞治疗


临床案例:研究人员纳入30例慢性肾病患者,采用静脉注射方法进行干细胞治疗,移植后第1、3、6个月,干细胞治疗组的血清肌酐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2例患者蛋白尿消失。


另有研究人员对1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细胞治疗,结果发现舒张压、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白蛋白定量等指标均有所下降,且优于常规疗法。


目前,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已相继进入我国干细胞备案的临床试验阶段,并且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方式,提高了临床试验的真实有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证实干细胞治疗肾脏疾病的应用价值!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急性肾损伤,干细胞,肾病,临床,治疗,移植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