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是糖尿病人常用药物,近期发现其的新作用
大家都知道,二甲双胍对糖尿病人群来说是非常常见的药,只要没有明确的禁忌症,比如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胃肠道反应,一般作为2型糖尿病的首选用药。
这是一个老药,使用时间超过60年,仍然在临床上使用,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它的安全性。随着对这个药物使用的经验增多、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发现除了降糖作用之外,对人还有其它的益处,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供大家参考。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个组织、器官都会衰老,这是不可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都与衰老密切相关。以前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一般都偏大,与胰岛B细胞的功能减退也是相关的,只不过是现在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加速了这个进程,所以,也可以看到很多年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但总体来说还是中偏老年为主。
其实,人体衰老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一个原因是与AMPK相关,AMPK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也叫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随着年龄的增加AMPK活性会逐渐降低,而AMPK在细胞能量代谢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AMPK是一种蛋白激酶,是细胞能量调节器,它存在于多种细胞中,特别是脑、肌肉、肝脏、脂肪细胞等。通常它能检测到细胞内的能量代谢水平,同时做出相对应的反应。当其活化后,可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产生ATP,为细胞提供能量。细胞的衰老与细胞的能量代谢相关,随着细胞的衰老能量代谢水平也下降。目前的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可以增强AMPK活性,增加细胞应激防御能力,并通过自噬来提高细胞自我更新,同时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炎症,从而达到延缓衰老作用。动物实验证明,经过用二甲双胍处理的蛔虫具有更高的AMPK活性,并且比未处理的对照组生存延长约20%。
AMPK的活性增加,除了药物影响,通常我们也可以通过运动,特别是力量运动、抗阻力运动来促进。此外,有研究发现通过轻断食,也能促进AMPK的活性。其它,还发现二甲双胍可以防止遗传物质DNA糖基化、线粒体功能损伤等,可以促进DNA修复,同样也可延缓衰老。甚至,有研究发现,某些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比没有患糖尿病的健康人寿命还长。
虽然,二甲双胍在抗衰老、神经细胞保护、抗炎、抗氧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大规模的询证医学的证据并不充足,还有待于获得更多的证据。临床上使用也要掌握适应症,不能忽略副作用。其实,对人体的认识、对疾病的认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