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是伴随一生的问题,目前所有的手段只是说可以矫正但不能根治,说能够根治的100%都是骗子!
以前我们就讲过,只要活的时间够长,每个人都会得白内障,而针对白内障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手术。
对大多数白内障患者来说,纠结的问题在于是现在手术还是拖一拖再手术,
而对于有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来说,他们纠结的问题就不一样了——能不能手术?
“高度近视的人眼睛问题就比一般人要多,手术风险大,好危险哦!”
“听说高度近视的人做了白内障手术管不到好久,等于白做!”
“我已经习惯了常年看不清楚的日子了,一把年纪了,就这样嘛!”
……
这种高度近视不能做白内障手术的想法,真的是大错特错。高度近视不仅能做白内障手术,而且在没有明显的眼底或黄斑病变情况下,做白内障手术还能一举两得,既能解决白内障的问题,还能改善和提高视力!
下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邹明医生将来告诉大家,高度近视的人做白内障手术到底有哪些风险,为啥高度近视的人必须做白内障手术!
一
普通人做白内障手术都有风险,而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手术属于复杂性白内障手术,难度和风险都要大一些,主要有这三点:
1. 高度近视患者常常因为眼轴长、悬韧带松弛,以及视网膜变性等多种因素,白内障手术风险如视网膜脱离、晶状体脱位、后囊破裂、眼压升高等的发生率高于常规白内障手术。
2. 高度近视因为晶状体的囊袋大、悬韧带松弛,人工晶体在囊袋内的居中性差,远期较易出现囊袋收缩,为了维持囊袋的稳定性,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术中有时需要植入囊袋张力环以抵抗囊袋收缩。
3. 由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患者往往比较年轻,术后也比较容易出现后发性白内障(放置人工晶状体的囊袋发生混浊)。
问:“医生,你看大家还是说的没有错嘛,不做算了,一会儿整出个啥子问题划不戳!”
答:即使手术风险比普通白内障手术大一点,手术难度也要高一些,但我们华西眼科医生还是要认真、负责嘞给你们说,高度近视是完全可以做白内障手术的,而且只要能做就必须做、尽早做!
二
1.高度近视的人更容易患白内障
我们国家近视人口已达7亿,其中有大量近视度数超过600度的高度近视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部分患者晶体逐渐发生混浊,出现白内障的几率也比不近视或近视度数低的人高一些。
毕竟前几十年都忍受了靠戴眼镜才能看清世界的日子,老了未必还要忍受白内障带来的雪上加霜吗?
2.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手术往往能一举两得
首先,当高度近视没有出现明显的眼底或黄斑病变时,白内障手术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视力。
其次,即使高度近视患者出现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等眼底改变,一旦白内障发生发展,会掩盖这些眼底表现,也就是说不做白内障手术就很难发现眼睛里有这些问题,反而引起失明等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白内障手术也必须做。
还有,高度近视的患者在做白内障手术时,通过植入人工晶状体可以改变患者的屈光度数。也就是说,做这个手术一举两得,既可以解决白内障的问题,还可以解决高度近视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术后不再需要佩戴高度数的近视眼镜,你们说为啥子不做呢?
三
很多人对于做白内障手术都有一个误区,认为要等到白内障“熟”了以后再来做手术,而高度近视的朋友就更是这样想。
在这里华西眼科医生又要认真负责的说,只要看了医生,医生都建议你做白内障手术时,就不要拖了!
因为现在的白内障手术技术,是用超声把逐渐变硬的晶状体打碎后吸出来。反正越到后头的白内障,晶状体就越硬,你想哈子是泥巴酱酱打碎了好吸出来,还是等到硬得像花岗石一样好打嘛?!
而高度近视的人就更不该拖了,一般情况下高度近视的白内障发生更早,往往发展更为迅猛,程度更为严重,临床中眼科医生脑壳最痛的“黑内障”(硬核),多数都是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的白内障发展到后期,晶状体核变大变硬,悬韧带也变得松弛,容易发生晶状体震颤,同时高度近视常伴有玻璃体液化,使得术中前房显著加深,手术难度加大,手术时间比常规白内障手术长不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例如晶状体脱位、后囊破裂等要高很多,所以高度近视的白内障经手术医生专业评估后建议早做手术比晚做好。
所以,华西医生建议:当患者由于白内障出现屈光性近视加重,或者视力下降影响生活和工作时,就可以考虑白内障手术。千万不要因为顾及手术风险和效果,等到白内障晚期再手术。
四
目前针对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手术时可以选择常规单焦点人工晶体,也可以选择高端的多焦点人工晶体,对合并有散光的患者也可以选择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
由于大家都比较关注单焦点人工晶体和多焦点人工晶体之间的区别,下面医生具体来讲一讲:
1.单焦点人工晶体
由于单焦点人工晶体只有一个最佳的清晰的焦距,其他距离的用眼则需要佩戴眼镜,所以根据每个人的用眼习惯和用眼情况,有两种方案可供参考选择。
方案1:术后保留250度~300度近视,平时生活工作看近处时(读书看报等)不需要佩戴眼镜,看远处时(开车、走路等)仍佩戴近视眼镜,但镜片度数较术前明显变小、厚度变薄,视觉质量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方案2:很多高度近视的病人觉得戴了一辈子的近视眼镜,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不戴眼镜了,这也是可以选择的。术后看远时不需要佩戴眼镜,但看近处时需要戴老花镜,这和病人以往的生活习惯相反,需要调整个人的习惯逐渐适应。
2.多焦点人工晶体
年轻的高度近视患者如果对远、中、近视力都有较高要求,可以选择多焦点人工晶体,术后大部分生活场景不需要佩戴眼镜。
但是多焦点人工晶体对患者的眼部条件要求较高,不能是超高度近视、没有显著及进行性加重的黄斑及眼底病变、散光度数不能太大,还有瞳孔大小、卡帕角等其他各项参数要符合标准。术后可能出现夜间视力差、眩光、光晕等视觉质量下降的现象。
到底该选择哪种人工晶体,我们是建议结合患者自身的需求、术前详细的眼部检查,以及和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各类人工晶体的利弊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手术方案。
五
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术前眼底常规检查有:眼部B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欧宝全视网膜照相,以及散瞳后前置镜、间接镜或三面镜详细检查视网膜,包括周边视网膜区域。
但如果有明显的白内障遮挡、或瞳孔无法散大等情况,这些方法对视网膜尤其是周边视网膜的检查常常不满意,因此白内障术后需要补查眼底,并向患者告知高度近视相关的风险,包括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萎缩,眼底出血等风险,并且此类风险长期存在,所以需要定期复查眼底,建立高度近视患者的个人“眼底档案”。
六
近视是伴随一生的问题,目前所有的手段只是说可以矫正但不能根治,说能够根治的100%都是骗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度近视会进一步发展和变化,眼底的情况也会不断改变,度数越高眼底病变风险越大,尤其是周边视网膜变性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所以建立个人眼底档案就非常重要了。
患者定期(至少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可通过后极部视网膜照相或者欧宝全视网膜照相,以及散瞳后前置镜、间接检眼镜、三面镜详细检查全视网膜,包括周边视网膜,便于及时发现视网膜变性或裂孔,及早视网膜激光光凝以避免发生视网膜脱离。
为啥子这个手术难度高点,但我们医生还是要苦口婆心的劝你们来检查,喊你们能手术的尽量早点手术呢?
还不是因为在医院头见过了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把白内障拖得又硬还有一堆眼底病变的人,整得来眼睛都要看不到了!
毕竟现在手机那么好耍、电视那么好看,不好好爱护好这双眼睛,退休后的日子好无聊嘛!
(除了保护好眼睛,还要学点才艺,
不然退休了连坝坝舞都莫法跳)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