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听力正在被悄悄“偷”走

2021
03/08

+
分享
评论
北京和睦家医院
A-
A+

噪声所导致的听力损失程度由其强度和暴露时间共同决定。噪声越大,暴露的时间越长,产生听力损失就越严重。


听力是我们认识世界、与人交流的重要组织部分。我们依靠听觉传递信息、与周围的人们沟通。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听力下降是不容易自我觉察的。听力下降不仅带来生活工作的不便,而且对于长期的听力损失者还会造成一系列的心理社会问题。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今年的爱耳日主题是:“关心所有人的听力健康”。

图片来源:bigstock


在不同年龄人群,听力下降的表现和影响以及干预是不同的。


新生儿:及时筛查听力问题


听力是宝宝获得正常语言能力的必备条件。如果听力受损,会给宝宝的生理、心理发育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家长细心关注及时发现问题。


一般单耳听力下降不容易发现,而双耳中度以上听力下降经家长仔细观察就可以觉察。


听力下降的表现有:


● 对环境声反应不好;


● 睡觉时睡得很沉、不易被吵醒;


● 玩耍时显得特别专注,对周围人和事反应不灵敏;


● 大宝宝看电视声音较常人大;


● 经常要求说话人重复;


● 一些学龄宝宝的学习成绩不佳也与听力有关。


图片来源:bigstock


听力下降对言语发育的影响的表现在:


● 小宝宝说话晚、词汇量、语言能力较同龄宝宝低;


● 口齿不清甚至到3、4岁还不会说话。


宝宝有了听力下降,早期的治疗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家长如果发现或怀疑宝宝有听力问题,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年轻人:警惕噪声性耳聋


噪声性耳聋是当今年轻人听力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1亿12-35岁的年轻人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暴露于娱乐环境中的噪音、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等,都是导致噪声性耳聋的重要因素。


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对自己的听力下降往往毫无察觉。


图片来源:pixbay


噪声所导致的听力损失程度由其强度和暴露时间共同决定。噪声越大,暴露的时间越长,产生听力损失就越严重。


有时只要噪声强度足够大,即便短暂的暴露时间也会造成很重的听力损失。


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失表现:


● 较轻的噪声暴露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闷感和耳鸣,24小时后消失。


● 较重者则表现为耳鸣和永久性听力下降。


● 强烈的噪声暴露,如爆炸,即使暴露时间很短,除了会造成内耳感受声音的神经细胞永久性损害,甚至还伴有鼓膜破裂,听骨链中断。


如果在噪声暴露后出现了上述表现,应该及时就诊治疗。


图片来源:bigstock


针对噪声性耳聋,医生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 减少使用入耳式音频设备的使用,如果需要较长时间的使用则需要中途停顿适当休息;


● 使用个人音频设备时,把音量设置在自己感觉舒适的水平上,不要过大;


● 不要在环境噪声较大的地方听音乐或看视频;


● 尽量远离噪音源(例如酒吧或KTV的音响),或减少停留在强噪音空间内的时间;


● 酒吧或KTV类场合的工作者、常客应佩戴噪声防护设备、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如发现耳鸣、听力下降等问题,需要尽早治疗和干预。


老年人:警惕听力下降


随着老龄化的进程,大多数老年人听力状况呈下降状趋势。如果在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如助听器选配),就会减少听力下降对生活带来的不得影响。


如果老年人长期存在听力下降,不及时就医、不仅造成生活不便,而且还会带来心理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改变, 变得固执、孤僻、自卑,与社会隔绝。


图片来源:bigstock


如果发现身边的家人有以下问题倾向,建议及时就医、尽早干预:


● 在嘈杂声环境中,有交流困难;


● 在日常交流中有交流困难;


● 在接听电话时,或对方语速较快时,言语分辨困难、分别不清,时常需要对方重复说话内容;


● 注意力障碍,易分心,情绪易激动。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噪声性耳聋,听力,心理,环境,干预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