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节快乐
孙 红
202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第三批北京协和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孙红查房。
孙红,1983年参加工作,从一名护士成长为护理管理者。所带领的ICU护理团队和急诊护理团队曾先后获得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年文明号”的殊荣。当党和国家需要时,孙红总是能够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率先挺身而出。2003年非典、2008年奥运……这些重要时刻,她都是冲在最前面。2015年,以53岁的年纪主动报名参加中组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一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孙红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三批国家医疗队队长驰援武汉,再一次冲在了第一线,抵汉第二天就进入病房开展工作。在时任护理部主任吴欣娟的牵头下执笔并组织起草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护理规范》,为国家卫健委出台相关文件提供了基础蓝本;并通过网络视频授课解读规范,毫无保留地与全国护理同仁分享协和护理经验,为全国危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提供借鉴。
她带领护士长们根据工作量动态排班,安排护士们适时轮休,优化工作流程、组织专业培训,使团队始终保持良好战斗力。院感防控是ICU 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避免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她改革排班模式,每个班次固定人员负责环境消毒,积极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保障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她关心关爱队员,主动了解队员需求,扎实做好各类物资保障等事宜。
作为协和医疗队第六临时党支部书记,结合疫情特点组织针对性党课学习,经常与党员、积极分子谈心,并鼓励年轻的队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前线发展了7 名预备党员,开展支部活动5次。
邱 玲
2020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援藏期间,检验科副主任邱玲在阿里现场教学。
责任担当,激情援藏结硕果。作为中组部、人社部和国家卫计委选派的首批“组团式”援藏主力,邱玲主动转变帮扶思路,探索学科建设新路径,进行“造血式”帮扶。建立自治区医学检验中心,并通过“基因扩增检测实验室技术验收”,至此全国所有省份均成立了省级临床检验中心。中心顺利通过ISO15189认证,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的国际标准实验室。邱玲积极探索综合培训体系,三次组织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培训全区400余名检验人员,其中150余人获得ISO15189内审员证。100多家实验室提升了质控标准。援藏结束后,她又三次返藏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评估,并通过网络实时指导工作。她多次帮助藏族同事解决家庭困难,并带头在藏无偿献血。
扎根临床,探索创新高质量、高内涵医疗服务。任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十余年,带领科室获得ISO15189和美国CAP双认证,被国际评审员誉为“A”级团队。用科研态度和方法解决临床问题,为保持学科在“中国医院专科排行榜”中第二名的领先地位做出大量基础性和探索性工作。立足临床、攻坚克难、转化创新,获两项省级科技进步奖,三项发明专利。同时,关注智能化实验室、大数据、质谱技术等新兴领域,带动团队求实创新的良好氛围。
夏 莹
2020年入选“抗疫巾帼英雄谱”
▲内科ICU护士长夏莹握着患者的手为患者加油。新华社沈伯韩摄。
夏莹,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护士长,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首批队员。
夏莹在重症护理岗位上坚守近3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作为北京协和医院首批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成员,于1月26日奔赴武汉抗疫第一线。作为医疗队中年资最长的护理人员,她带领大家制订物资管理细则、组织医护人员防护培训,是年轻人的“主心骨”。从新病房规划布局到重症患者护理物资的筹备,她废寝忘食,仅用48小时就将一个普通病房改造成专门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加强病房。同时将协和标准全面融入精细化管理中,明确职责和流程,制定各类工作核查表,建立病室管理规范,严抓细管、精益求精,全面保障了重症病区的护理质量。
冷金花
2016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妇产科冷金花教授查房时与患者亲切交流。
冷金花教授长期致力于妇科领域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以妇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为特长,是全国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内镜的学术带头人。
她在国内最早开展新的妇科内镜手术技术,在全国范围内主持妇科新手术技术的理论讲演和手术示范,推动妇科内镜的规范化诊治。她对严重影响妇女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进行了系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持制定了中国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及子宫腺肌症诊治共识,推动和促进中国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规范化诊治。她积极组织和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多次参与组织国内外相关专题会议,并进行演讲或大会发言。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及省部级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等研究10余项。2017年作为首席专家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治的研究”。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专委会主委,妇科微创专委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内镜学组副组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妇产与妇幼保健分会副会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妇科专委会副主委等职务。
她热爱公益事业,曾三次赴藏进行援藏医疗扶贫工作和藏族地区妇女疾病普查工作,连续4年参与中国红十字会主办的“共筑中国心”公益医疗活动,并多次赴甘肃、内蒙古、云南等地参加医疗公益活动。
朱 兰
2016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妇产科学系主任朱兰(左三)与郎景和院士(左一)行腹腔镜盆底重建术。
朱兰长期从事医学临床工作。在多项国家重点基金支持下,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和女性生殖道畸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创新性成果。
在盆底疾病方面,首次完成中国成年女性尿失禁全国流行病学和北京地区成年女性性功能障碍和粪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阐明了发病的主因和危险因素。系统揭示了组织形态、神经病理与女性盆底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间的关联性。首次获得了系统完整的中国成年女性盆底临床解剖学和生物力学数据,创建了适合国情和国人盆骨特点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盆底重建术。制定了中国盆底疾病临床诊治规范及指南,加快了我国规范化诊疗进程。明确盆底康复的中国女性治疗方案,建立中国特色的三级盆底疾病筛查治疗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在生殖道畸形方面,积极进行各类女性生殖道畸形患者的临床数据库及标本库平台建设,利用相关资料进行不同类型女性生殖道畸形的病因学、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创新并推广生殖道畸形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创建并规范经阴道斜隔切除术,保留生育功能,提出手术时机建议。对阴道闭锁及宫颈发育异常实施个体化的微创术式,联合腹腔镜、宫腔镜及术中超声,贯通子宫与重建的阴道,保留生育,使部分“生育无望”患者重获妊娠。
女神节直播活动预告
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团队为全天下的妇女同胞们精心准备了两份“健康大礼包”!从女性如何远离妇科肿瘤,到妊娠期妇女如何防止疾病,再到老年女性的健康管理……你想知道的,这里应有尽有,还有精彩的问答环节让您与协和大咖们零距离互动!这波健康大礼,您准备好查收吗?
“守护女性健康”系列直播入口
或关注新浪微博|协和医生说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