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7-13日是第14个世界青光眼周,今年世界青光眼周主题为“视野不丢,生活无忧”。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也是排名首位的不可逆致盲眼病。青光眼发病隐蔽,早期难以发现,被称作“盗走光明的小偷”。因此早发现、及时正规治疗,是避免青光眼致盲的有效手段。
据了解,青光眼是一组常见的威胁视神经及视功能的眼病。患病后,视神经随时间慢慢受损,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变得更加困难,最终的结果是永久性的视力丧失。
郭世宏提醒:虽然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青光眼的高发人群,但实际上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患上青光眼,连婴幼儿也不例外。
长时间看电视会使交感神经变得很兴奋,光线暗淡更会导致瞳孔散大,引起眼球房角关闭,房水循环受阻,眼压升高,加之如果本身具有青光眼危险因素的人,容易诱发急性青光眼的发作。爱尔眼科郭世宏提醒,平时要保护好双眼,注意休息和睡眠,阅读时保证充足的光线且时间不宜过长,尤其得避免在黑暗中玩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专家提醒:远离青光眼需定期筛查,早诊早治
3月7-13日恰逢“世界青光眼周”,“隐形杀手”青光眼是全世界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在中国大约有2180万人患上了青光眼,这是一种仅次于白内障的不可逆致盲眼病,常见且严重危害眼健康、影响日常生活。
据悉,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上见到的青光眼类型繁多,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大致分为四类:原发性青光眼(包括闭角型与开角型)、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和混合型青光眼。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或是眼痛、眼胀等症状,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虹视”现象,即晚上看灯时,灯的周围会出现彩虹一样的光圈,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任何年龄都可能患上青光眼,尤其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或远视、有青光眼家族史、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40岁以上的这5类人群属于高危人群,应定期到医院做青光眼的相关检查,以排除或早期发现青光眼,及早治疗。
“随着医学进步,青光眼是可以进行治疗的。因此,如果能及早发现并做出正确诊断,及时进行对症治疗,采取最合理的方法控制眼压,以达到阻止视神经进一步损害的目的。”郭世宏表示,青光眼的治疗方法简单来讲就是将眼压降低到一个安全范围。降低眼压的治疗可包括药物、激光、手术等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及不同阶段等,专业眼科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对症治疗。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