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的天然“暖宝宝”,厦大林圣彩团队揭示棕色脂肪发热原理
2021-03-07
生物世界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对于很多人来说,哪怕再冷的天气,也不愿意多穿衣服,只有暖宝宝才是他们的续命神器。而在哺乳动物身上,就存在着一种天然的“暖宝宝”,它就是棕色脂肪组织。
2021年3月5日,厦门大学细胞应激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林圣彩教授和林舒勇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 Nature Cell Biology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IDA directly connects sympathetic innervation to adaptive thermogenesis by UCP1 的研究论文。
这项关于棕色脂肪组织中产热关键蛋白UCP1激活调控的研究,阐明了AIDA作为PKA的磷酸化底物响应肾上腺素能信号促进UCP1产热的生物学功能。
人身上有多种神经系统,其中交感神经系统在环境急剧变化时可以动员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力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交感神经兴奋能激发许多应急反应,比如晚上走在黑夜当中,被人家喊叫一声,人的快呼和心率会加速、血流加快、血糖升高等等。
而寒冷也是这样一种能引起应急反应的刺激。在寒冷刺激下,棕色脂肪细胞表面的肾上腺能受体会接收交感神经系统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从而激活下游的蛋白质激酶A(PKA)。PKA通过调节多种细胞内活动来促进非颤抖性产热,包括增强脂肪水解来动员储存的甘油三酯,增加特定脂肪因子的分泌,以及增强包括UCP1在内的产热基因的转录表达等等。
UCP1是在棕色脂肪中特异性且高度表达的一个线粒体内膜跨膜通道蛋白质,是棕色脂肪产热过程的最终效应分子。UCP1活化的时候,原本用于产生ATP的线粒体跨膜质子梯度由于UCP1解偶联的作用而“泄露”,“顺便”产生了大量的热。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了众多以UCP1的mRNA和蛋白质丰度为最终作用目标的调控机制。
交感神经系统,棕色脂肪,产热,细胞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
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