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阿姨为治肩痛康复锻炼,结果越练越伤!医生:这类肩痛不是肩周炎!

2021
03/05

+
分享
评论
福建卫生报
A-
A+

很多人往往以为

肩膀痛就是肩周炎

从而延误治疗

在门诊中

10个肩关节疼痛患者中

只有1~2个最终被确诊为肩周炎

很大一部分人都曾有过肩袖损伤

那么,肩袖损伤意味着要手术吗?

实际上,这是可治可防的常见病


据了解,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关节外科团队每周接诊肩痛病例30余例,需要手术的约5~10例,其中肩袖损伤约占手术病例60~70%,60岁以上的占一半左右,或者说复杂的肩关节镜全镜下肩袖修复已是常规手术。


 
 


慢性肩痛被误诊为肩周炎

“康复锻炼”后反而越严重


60多岁的杨女士慢性肩痛1年余,1个月前出现右肩无力,无法外展上举等情况,在外院考虑肩周炎,予以外贴膏药及爬墙、大摆锤等康复锻炼,疼痛日益加重,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关节外科检查。


X线提示肩峰下间隙重度狭窄,肩关节MRI检查提示冈上肌腱断裂、回缩。


骨科关节外科主任医师陈鹏说,杨女士患有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欠佳,肩袖退变较为严重。她又误以为慢性肩痛只是小事,再加上此前接诊的医生认识不到位,误以为是肩周炎,给出不正确的康复锻炼建议,加重病情发展。


骨科关节外科陈鹏医生团队为杨女士行“肩关节镜下右肩关节探查清理+巨大肩袖撕裂缝合修补+肩峰成形术”。杨女士目前恢复良好,双肩已可外展上举。


 
 



60岁以上的肩袖损伤患者占大多数

注意与肩周炎相区别


为何会出现肩袖损伤?


陈鹏医生介绍,退变和创伤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有研究报道,肩袖损伤的发病率为23.1~49.4%。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40岁以下4%,40~60岁28%,60岁以上54%。



 
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部分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没有明显功能受限,容易漏诊;不同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也不一样,大部分患者存在严重的肩痛,夜间痛明显,日常生活难以自理;部分患者表现为活动受限,即患臂无法上举或上举无力,上举过程疼痛加剧,主动活动受限,但是被动活动不受影响,这一点可以与肩周炎相区别。



 


治疗手段以肩关节镜为主

仅需1厘米切口


部分肩袖撕裂或者较小的撕裂,经过正规保守治疗有可能愈合。如果是较大的撕裂或者合并较为严重的肩袖退变,不及时手术可能导致病情逐渐加重,也增加手术难度,部分患者甚至后期需要行肩关节置换术。


目前,肩袖损伤手术以肩关节镜全镜下肩袖修复为主,手术创伤小,仅需1厘米切口,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治疗需密切配合相对应的康复训练,术后护理指导要求相对高。



 
老人也应加强肩部肌肉力量训练  

 

陈鹏医生提醒,肩袖损伤是一种在退行性病变基础上受伤形成的病理变化。高发人群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肩部肌肉力量训练,保持肌腱的韧性;

2、运动前最好进行5-10分钟的充分热身运动;

3、做新的肩关节运动项目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务人员;

4、不要抬举太重的物体,尤其避免过顶动作;

5、不要接高空坠物;

6、避免发生肢体碰撞或跌倒等动作。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肩周炎,关节镜,康复,锻炼,手术,运动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