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 赛柏蓝器械
编辑:林楚恒
钟南山:新冠病毒未来可能成为流感型的疾病,可能每年都需要再去打疫苗
变异病毒对疫情带来巨大挑战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和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福奇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举办的线上论坛进行对话。
针对众说纷纭的“群体免疫”,钟南山院士表示不能够用一些不科学、不人道的“自然免疫”手段达到群体免疫效果。随着疫苗的研发和陆续上市,“我觉得至少要有2-3年的时间才能世界范围内的群体免疫”。
钟南山院士认为,变异的病毒对疫情防控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也会让疫苗的效度大大降低。“我们需要全球的合作,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研究工作推进一步,也能够设计更好的疫苗来防止变异。”
现在有些疫苗已经在研发中,中国已有3款疫苗被批准有条件上市,1款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但钟南山也强调:我觉得一旦疫苗到位了,注射了疫苗,我们就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不过也不能够断言说注射了疫苗以后一切就会正常了,注射了疫苗以后你就不会再感染了,这是不对的。
“疫苗注射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保护“
”现在中国的疫苗产品和美国的疫苗产品都体现出它能够防止病情的恶化,但是也有一些并不能够防止轻状的出现,所以这一部分的疫苗注射的人仍然可能是具有传染性的,所以我可以说疫苗不能够百分之百地解决问题,这些人仍然应该非常谨慎,哪怕他们注射了疫苗以后也不能够掉以轻心”,钟南山指出。
对于一年以后的预测,钟南山表示,一年以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不认为一年后能够根除疫情或者这类疾病,我们还有很多不可知的因素,但大部分国家目前的传染病例正在减少。全世界各地的专家还需要通力合作,能够开发出新的药物、新的抗体、新的更有效的疫苗,这些都是我们要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的必要前提。
3月1日,在清华大学与布鲁金斯学会共同举办“快速复苏的正轨:中美新冠疫情防控与治疗合作”论坛上,钟南山表示,“现在最关键的是,疫苗应尽快接种、接种人越多越好。疫苗接种花的时间越长,越可能有更多的变异毒株,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
新冠病毒未来是否可能成为流感型的疾病,目前还不能确定,但可能我们每年都需要再去打疫苗。”
8种变异病毒蔓延70个国家
3月3日,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继英国发现变异新冠病毒后,全球至少已出现8种新冠病毒变异株,且已经蔓延到了70个国家,我国也在境外输入病例中检测到了变异毒株。”
针对新冠病毒变异,如何未雨绸缪?张伯礼院士指出,在疫苗方面,鼓励多种类型的疫苗研发,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加快对儿童和老年人的疫苗评估工作;深入开展疫苗保护效率及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科学数据要做到及时公开透明,打消民众顾虑,鼓励接种。
张伯礼对今年的疫情作了研判:“我估计到今年3月底,国内疫情会大大好转,这个形势会一直发展下去。我们非常有信心。”
谈到春夏疫情防控,张伯礼提醒:“现在虽然天气变暖,但仍处于冬春交替,呼吸道传染病还很容易发生。还要坚持戴口罩、保持距离、少聚集,继续保持警惕,不能放松。”
关于中医药对变异新冠病毒的疗效,张伯礼指出:“从发现开始,新冠病毒一直在变异。中药治疗的原理不是针对病毒的,而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让人体的抵抗力、免疫力杀死病毒,所以病毒再怎么变异,对中药疗效影响不大。”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