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单药真的落寞了么,双抗市场究竟蓝海多大?
2021年2月24日,君实生物PD-1/TGFβ双抗JS201的临床实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这也是君实生物申报的首个双抗药物。
双抗的研发,相较于单抗来说,技术门槛很高,成药的风险性很大。几大药企巨头都有辛酸泪。
礼来发力双抗
2021年1月19日,礼来旗下LOXO宣布将与Merus合作开发三款CD3双抗药物。礼来将支付4000万首付、2000万股权,每个产品最多可获得5.4亿里程金、合作总值可达16亿,如果产品上市Merus还可以获得10%左右销售提成。
这一波的免疫肿瘤研发热潮,世界头部的药企分化现象严重。默沙东、施贵宝凭借O药、K药领跑,老牌的龙头药企辉瑞、礼来、默克明显落后,更是有多项临床试验进展到III期宣告失败。自我研发明显落后,投资并购,补充产品管线,就成为活下去的可行性选择。礼来就是买买买中的杰出代表。
本次合作中Loxo Oncology,是1月8日礼来以约80亿美元的现金收购的。期望通过收购能够迅速补齐自己在精准医学肿瘤治疗领域的短板。
礼来最近刚刚终止两个双抗产品的临床开发,即PD-L1/TIM-3双抗LY3321367和一个IL-23/CGRP双抗。本次选择CD3靶点,期望能够成功。
屡遭厄运的默克
进展迅速的强生
12月3日,强生旗下杨森公司宣布已经向FDA提交了amivantamab(EGFR/c-Met双抗)的上市申请,用于治疗铂类化疗后进展的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针对该适应症,amivantamab在今年3月获得了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资格。
我们知道,随着肺癌靶向药物EGFR-TKI 已经进展到第三代,第四代产品也即将上市,非小细胞肺癌亚洲患者约有一半携带EGFR基因突变,这些患者接受EGFR靶向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生存结果,因此,EGFR靶向药也被称为上帝赐予亚洲肺癌患者的礼物。
但遗憾的是,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常对EGFR-TKI治疗不敏感,与更常见的EGFR突变(外显子19缺失/L858R替代)患者相比,预后更差。目前,该类患者的标准疗法为常规的细胞毒药物化疗。
此次强生在美报批该适应症,也符合FDA突破性疗法的认证。最重要的是amivantamab I期CHRYSALIS研究的靓丽数据。
10月17日,amivantamab在中国也被CDE授予了突破性疗法资格,用于治疗含铂双药化疗期间或之后进展,或对含铂化疗不耐受的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转移性或手术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同时,强生已经开展EGFR/c-Met双抗+第三代EGFR靶向药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计划入组1000例(其中,中国入组200例),于2020年10月正式启动患者招募,入组患者将随机分为3组,分别接受 Amivantamab+Lazertinib联合疗法、奥希替尼+安慰剂或Lazertinib+安慰剂的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试验中提到的联合用药Lazertinib,是强生花费近12亿美元从韩国Yuhan制药购得的第三代EGFR-TKI,如若上市后,将严重挑战阿斯利康在肺癌领域的地位。
双抗的研发赛道已经开始分化,免疫肿瘤领域双抗市场究竟蓝海多大,将在于第一款双抗上市后的数据表现来锚定,期冀有成熟的双抗能够快速获批。
双特异性抗体试验进展(部分)
图片来源:Biotech前瞻
商业策略浅析
但随着PD-1获批厂家及适应症越来越多,且进医保谈判的PD-1厂家增多,再加上这一轮医保反腐力度的加大,原有的off-label商业推广模式,将不得不向按说明书适应症合理推广的模式靠拢,竞争模式将转为医保适应症谈判,成为联合用药的基石。这是PD-1合理的未来宿命。
在临床试验中,要时实跟进最新数据结果,当断则断,不要all-in全部适应症,可以说,双抗的竞争在立项时就已经开始了,正如PCSK9一样,面对集采价格更低的他汀,依然难以撼动王者地位,从我所知晓的17年就开始观念教育,到现在,改变医生观念的成功率有几何?主要的策略还是主抓他汀不耐药患者及联合他汀降血脂,这两条路子同时进行。
— THE END —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