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进行放疗能让肿瘤消失吗?

2021
03/04

+
分享
评论
parpar
A-
A+

  部分胶质瘤患者通过放疗可以在影像上得到有效控制,通过放疗,部分肿瘤能在影像上达到消失。但影像上的肿瘤消失并不代表肿瘤的治愈,仍需要定期复查,为了增加和巩固疗效,病情需要时还需加行化疗。

  放疗后哪些常见脑损伤?

  放射性脑病分为早期急性反应、早期迟发性反应、晚期迟发性反应三个阶段。

  早期急性反应:通常发生在放疗后头几天,出现头痛、发热、嗜睡和原有的局部症状加重。急性反应是可逆的,经脱水、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预后良好。

  早期迟发反应:出现在治疗后数周至数月之内,依据脑的放射部位不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嗜睡,可伴有原有疾病病情恶化,一般能自行恢复,非致死性。糖皮质激素可使病情改善。

  晚期迟发反应:多数出现在放疗后数月或数年,最短2个月,最长可达25年,多数为1~2年。其发病率在1.2%~5%之间,包括局部放射性脑坏死和弥漫性放射性脑损伤。病理改变分为萎缩型和扩张型两种,前者多见于全脑放疗的病人,属弥漫性放射性脑损伤,临床表现为大脑功能障碍,即智能低下、记忆力差、认识障碍、精神异常、反应迟钝、步态障碍,但无颅压增高;后者为局部放射性脑坏死,主要以颅压增高为主,加上局灶性体征,如偏瘫、失语或伴有大脑功能障碍、智能低下,如发生在脑部的原发肿瘤部位,不易与肿瘤复发和恶化相鉴别。病情急剧恶化者可在数月内死亡,也可缓慢进行性加重,不可逆转,甚至发展成植物人,也可出现衰竭状态,导致死亡。

  何种放射性脑病需再次开颅手术切除?

  对于扩张型放射性脑坏死,可以手术切除病灶,清除坏死组织,解除压迫,改善病灶周围的血液循环,术后加上药物治疗可促进病情好转。如坏死灶广泛,且为重要功能区,则应外加去骨板减压。

  胶质瘤放疗没效果或者复发怎么办?

  关于这个问题,INC巴特朗菲教授表示:即使我们有极好的治疗,极好的手术和化疗和放疗治疗后,病人仍然可能会体验到肿瘤正在复发。当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我们总是先评估,有没有可能做第二次手术?如果可能,那就做。因为大脑中肿瘤的数量及体积越少,结果越好,对病人越好。所以这将是一个评估的选择,根据评估的结果,第二个手术是可能的。这将是第一步,然后是下一个问题,是否有后续的放疗可能?在很多情况下,是的。但不总是这样,这取决于剂量和位置,取决于最后一次放疗和肿瘤复发之间的时间。这也是一种可能性,然后我们可以像以前一样进行相同的化疗,或者我们可以改变化疗的方式。

  所以我们有很多可能性,我们会评估所有的可能性,但是在一个非常合理的范围里,因为我们有各种胶质瘤,各种肿瘤大小,肿瘤的不同部位和肿瘤的不同延伸,因此这些因素在决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胶质瘤,扩张型,肿瘤,放疗,手术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