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亏损超13亿,微创如何应对疫情集采双重施压?

2021
03/04

+
分享
评论
众成医械
A-
A+


2月26日,微创医疗发布盈利预警公告。据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12个月,集团录得归属于权益股东的期间亏损约188百万美元至203百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2.15亿元至13.12亿元。

———————————————————————————————————————————————

据公告显示,此次业绩变动主要归因于疫情对业务的冲击以及对集采重压,其中具体包括:

(1)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医疗机构门诊量及手术量锐减,导致报告期内植入类器械销售收入的同比下降。

(2)受四季度中国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对渠道中已售但未植入支架产品参照2021年执行价格所计提的价格补贴调整。

(3)报告期内,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对若干雇员包括一名执行董事授予激励股票所确认的成本。

(4)未有上年同期处置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权获取的一次性投资收益。


微创、乐普遭受巨额亏损

在疫情影响下,这并非是微创医疗第一次发布盈利预警。在2020年8月4日期间,据微创医疗2020年中期报告显示,微创医疗在2020上半年期间亏损687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4亿元,主要原因为:在疫情影响下,企业心血管介入、心率管理以及骨科等业务营收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与8月预警发布相比,此次更多是受冠脉支架集采重压影响。

除微创医疗外,在2020年第四季度冠脉支架国采期间,乐普医疗预计支架业务将对公司造成近1.2亿元的营销收入损失。

针对微创、乐普以及威高这类布局成熟的高值耗材细分领域的企业来说,其主要特点就是市场竞争充分、产品消费绝大部分锁定在医保范围内,凭借高额研发投入维持竞争优势、相关产品无定价权。而这正符合带量采购的标准。


双重施压下,心脉医疗业绩亮眼

在疫情以及集采的双重施压下,尽管微创医疗业绩预亏,其子公司心脉医疗在今年营收上保持了良好的水平。

2月27日,据微创医疗公告显示,微创医疗子公司心脉医疗总营收为4.7亿元,同比增长40.91%;净利润为2.1亿元,同比增长51.4%。

根据国金证券3月1日研报显示,心脉医疗在主动脉介入行业国产替代持续推进下,预计企业未来主动脉介入产品将引领增长,并且外周介入产品线持续丰富,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研发创新、企业拆分应对集采“各显神通”

为规避集采造成的损失,企业也做出了不少应对之举。其中,不少企业提高企业产品研发技术的创新力度来抢夺产品市场份额。目前,微创已就其自主研发的第二代TAVI产品VitaFlow II向NMPA递交注册申请,并在欧洲进行临床试验以早日获得欧盟CE认证。与此同时,乐普正在开发冠脉的腔内血管检测技术,针对心血管全产业链覆盖正全速推进。

除了针对产品技术本身以外,企业在管理架构上也做出了更多动作来辅助产品技术研发创新。其中,微创、乐普、威高等纷纷以拆分为跳板来扩张母公司拆分业务【←点击查看链接】,对现有业务生产线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此外,拆分也可分担母公司税收、库存以及营运资金等压力,从而更好地投入到产品研发当中。

除了对现有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外,不少高值耗材企业进行了业务的拓展,来增强集采抗压能力。如2020年8月31日,微创医疗子公司微创医疗机器人完成30亿元战略投资,获得国内医疗机器人领域最大融资额,并在年尾签署上市协议,拟于科创板上市。

目前,集采政策实施对市场格局已进行“重新洗牌”,这其中给不少企业带来营收亏损、市场失灵等阵阵“短痛”,但是长期看来还是利好于龙头企业以及创新型企业。

——

更多医械行业前沿资讯&行业大数据干货,欢迎关注健康界 @众成医械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疫情,集采,施压,亏损,医疗,企业,研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