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医疗行业面临五大困境!

2021
03/04

+
分享
评论
九风医学教育
A-
A+

说到2020年,我们都说“极不平凡”,原因是新冠疫情从年初折腾到年底,一直没有消停,不但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在很多时候改变了我们很多,打工人收入下降,日子越来越艰难。

曾经的工作泡汤了,曾经的薪酬下降了,尽管国家GDP是正增长,但不少人感觉收入降了很多,生活难多了。

到了2021,尽管人们在新年祝福中都说牛转乾坤,但一切未必都尽如人愿,从目前来看,似乎并不会有太大好转,甚至可能比2020还要难。这里就以医疗行业来说吧。

1、疫情尽管有所缓解,但防控力度似乎并没有减下来,一定程度上感觉比去年还严。

比如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继续。所有住院病人和陪人必须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才能入院。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每周一次核酸检测。还有不断扩大“应检尽检”范围,给核酸检测机构增加了很大压力。这些疫情防控刚性成本不断加大。

2、医保基金使用监管条例出台,飞行检查常态化。

2020版医保目录从明天起开始实施,给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药带来了很大限制。稍有不慎,就将被医保部门重罚,更可怕的是如果被认定为虚构医疗服务或诱导住院那将面临灭顶之灾。而很多似是而非的限制性规定,比如过度用药、过度检查、挂床住院等实际上很难区分和界定,就连法律上也无法给过度医疗一个明确说法,但医保飞检专家们却可以轻易确定,有时候让人不寒而栗。这是对医疗机构最大的压力。

3、医疗机构经济运营压力将持续加大。

这一点,国家卫健委已经从去年六月就提出开展为期一年的“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年活动”,后来陆续又发布了包括成本核算、运营管理等四个运营管理的文件,一切都明确无误的指向公立医院要过紧日子了。

4、由于财政吃紧,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也在压缩。

尽管看起来为了疫情防控在检验能力、救治能力提升方面不遗余力在投入资金大兴土木,但这未必就是好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可能给日后带来更大的运营负担。作为公立医院必须对此有足够重视。

5、医保支付制度改革风起云涌,来势汹汹。

DRGs和DIP都将在今年进入实际付费,明年极有可能推向更大范围,因此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可能未必做好了准备。

总之,一切该来的不该来的可能都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来,因此我们已经感觉到2020的不平凡不容易,但也许2021比2020还要难,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来源|老徐评医,作者:徐毓才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九风医学教育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公立医院,核酸检测,运营管理,医保,基层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