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知识科普(一) | 世界肾脏日:认识肾脏,了解肾脏病

2021
03/03

+
分享
评论
李青天津市泰达医院
A-
A+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 | 李青


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我国现有上亿人患慢性肾脏病;而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患病率为12.8%,我国的糖尿病人约1.2亿人。也就是说,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人数比糖尿病人少不了多少。


但在人们的认识里,糖尿病人遍地都是,而慢性肾脏病人却没有多少,人们普遍忽视慢性肾脏病的存在。


临床上经常发现,一些人本不是肾脏病比如“腰痛”、“性功能不好”却去肾内科就医,而对真正的肾脏问题比如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却视而不见;肾脏出现问题,不去控制危险因素,而是想尽各种办法去“大补”。可以这样说,肾内科是健康误区“污染”最严重的医学专业之一。


 


为了帮助人们认识肾脏,了解肾脏病,避免误区,也为了迎接世界肾脏日的到来,从今天开始我对慢性肾脏病的知识做一系列介绍。


世界肾脏日(World Kidney Day)是由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设立的,定为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


2021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与肾病相伴,过健康人生”(Living Well with Kidney Disease)。



人体有两个肾脏,位于腰部,左右相对,看起来就像一对竖立的蚕豆。认识肾脏,先要了解肾脏的功能。



 

 

肾脏的滤过功能


 

 


肾脏是个排泄器官,具有排“毒”功能。人体自身的代谢废物、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服用的药物等绝大部分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 过滤器


肾脏就像人体的“过滤器”,人体的血液每天多次经过肾脏滤过,代谢废物就随着生成的尿液排出体外。


一个完整的肾脏滤过膜既能阻止人体的营养成分(大分子物质)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不被丢失,又能保证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等代谢废物(小分子物质)充分排出体外。


这如同用筛子筛粮食,粮食留下,而粮食中的沙粒等被筛出。


 


● 后阀门


肾脏还像人体的“后阀门”,调节人体的血容量稳定、钾、钠、氯等电解质稳定和酸碱平衡。


假如摄入的水多了,或者钾、钠等电解质摄入多了,肾脏就将多余的水和电解质排出;而遇到失血、脱水等情况缺水了,或者电解质缺乏了,肾脏就减少甚至停止水和电解质的排出。


所以,只要肾脏正常,体内既不脱水也不水肿、既不血钾高也不血钾低、既不过酸也不过碱。健康肾脏对维护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度的平衡以及血压的稳定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其实,我们大部分人不知道,肾脏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具有内分泌功能,能够分泌许多物质调节人体的许多功能。


● 肾素


当肾脏缺血,比如失血、脱水以及肾动脉狭窄等,或者肾脏受到各种损伤刺激后,肾脏就会分泌一种物质叫“肾素”,由此激发多米诺骨牌样的一系列效应。


肾素是一把“钥匙”,能够启动一个神奇的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这个系统过度激活会引起血压升高、水肿,并反过来伤害肾脏以及心脏。


 


● 前列腺素


具有扩血管和降压作用,肾脏受损后分泌减少,血压升高。


●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进红细胞的生成。肾功能受损后,促红素分泌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就会出现贫血,称肾性贫血。


● 活化维生素D3


皮肤经过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Vit D是没有活性的,必须经过肾脏活化才具有活性。肾功能受损后,Vit D活化障碍,钙吸收减少,排出增加,引起骨质疏松,还会使血磷升高,带来一系列问题。


 


了解了肾脏功能,就能知道肾脏受到损害后会出现什么问题。


肾脏受损后,会出现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还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血肌酐升高、高血钾、贫血、缺钙、骨质疏松、高磷血症等。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肾脏病,电解质,内分泌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