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真正的价值医疗的中国化之路(10)

2021-03-01   Ryan Partners睿安咨询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在过去的篇章里,我们会看到价值医疗一直在提倡着对患者整个治疗周期的照护以及预防性照护。要想做到这点,依靠单体医院显然是很难完成的,而且即使建设成了一个巨无霸医院,其运营效率和患者的便利性也是可预见的成问题。因此,价值医疗中还有两项战略重点,即是:整合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实现地域上的扩展。这两点其实在国内的医疗政策中非常好理解,即是“分级诊疗”。只不过,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不然在家庭医生诊所和社区医疗体系这么发达的美国,根本没必要再去提这两点(整合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实现地域上的扩展)。多提一句,美国的巨无霸医院们在一定程度上估计是不热爱价值医疗的,因为波特教授在价值医疗中的一句原话就是“There are major value improvements available from concentrating volume by medical condition and moving care out of heavily resourced hospital, tertiary and quaternary facilities

那么价值医疗中所倡导的是什么样的“分级诊疗”呢?首先波特教授用了美国宾州的费城儿童医院(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 CHOP)为例:

费城儿童医院的整个体系分为三部分:

1.       主院区

2.       自有的门诊部

3.       联合医院(或理解为紧密型医联体)

其中,自有的门诊部又分了几个类型:基础护理、专科中心、专科及手术中心、专科及家庭护理中心;

同时,联合医院也进行了细分:儿童医院、新生儿医院、新生儿和儿童医院

由此,费城儿童医院通过自营与合作以及根据当地社区的特性建立的不同类型的中心,实现了非常高效的“分级诊疗”。其关键点在于:1)在合适的机构开展合适的服务线(合适的服务线不仅仅指医学方面,也包括当地的资源、成本、价格、便利性需求、急症程度等);2)在各类型的机构中贯穿IPU的纵向管理;

波特教授利用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在全美的发展来说明应该在地域上实现更多的拓展。事实上,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在全美的机构中,只有克利夫兰和佛罗里达的机构是自营的,其他都是合作或授权机构。

我们综合来看价值医疗中给出的例子,可以发现几个要素:

1.       其提倡的分级诊疗是以高等级医院为核心的分级拓展,而非松散型或止步于概念上的分级诊疗(我国现状)。

2.       分级的机构需根据当地特点提供相应服务。各级机构需要实现IPU的纵向管理

3.       实现这种分级,光靠高等级医院自建是远远不够的,必定要依赖机构间的授权和合作

原因也很显著:

1.       以高等级医院为核心进行管理和质控,根据各地需求开展服务,才能在各级别机构间实现IPU的纵向管理,以达到真正的价值医疗。

2.       医院的扩张伴随着巨大的经济和时间成本,因此仅依靠自建是绝无可能形成庞大的分级诊疗体系,必须有合理的体系进行授权或合作,实现医疗服务网络的拓展。

目前在国内,政府其实很早就提出了分级诊疗,但事实上无论是社区医院的发展还是家庭医生、私立门诊等的发展,都远远达不到分级诊疗的效果。里面的原因有非常多,写起来一定会偏离原定主题,因此就先不展开了。总体而言,虽然国内尤其是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成都几个圈子内医联体的数量已经可观,但大部分仅仅给予低级别医院一些品牌效果,比如挂牌,而并没有深入的实质性的医疗联合,更不用说要实现价值医疗所需的垂直化管理、因地制宜等要素了。比如在2016年,长三角地区由上海市一人民医院和瑞金医院牵头,成立了长三角公立医院医联体,覆盖了26个城市112个医院,并有18个下属专科联盟,但实际效果基本停留在简单的患者转诊上。即使是顶尖的高等级医院,首先想的还是获得足够的患者量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高等级医院在地域拓展和分级诊疗方面的努力,以上海的交大附属瑞金医院和复旦附属肿瘤医院为例,两者都在长三角积极拓展,有趣的是瑞金以自建为主,而肿瘤医院以合作为主。

应该说自疫情后,大型公立医院的公信力进一步得到提升,且在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指望整个市场中高等级医院、社区医院、民营医院和诊所百花齐放实现分级诊疗是并不合实际也并不合理的。反而,促进高等级公立医院进一步发挥医联体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扩大联盟加强联盟,形成价值医疗中所列举的“分级诊疗”模式,是值得期待的。这也需要顶尖医院们在联盟中切实解决几个问题:

1. 解决系统性的联盟间的医生支持问题,包括医生的坐诊、培训

2. 建立统一的质量体系,甚至于价值医疗中重要的疗效评估体系

3. 全面的患者管理,实现单一患者的真正分级分地域管理

要做到这几点,无疑需要作为核心的高等级医院有强大的可依赖的医疗体系和IP(比如HIS系统和质控体系已经发展到可以向下向专科输出)。既任重而道远,又令人无限期待。

文章来自:睿安管理咨询


高等级医院,医联体,医疗,机构,专科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