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又一专科质量控制有了“标尺”!以绩效激励提升医疗质量重点关注

2021-03-01   HIA数据服务平台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其中包括11个病种的105项质控指标,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此前,国家卫健委已陆续制定了呼吸内科、产科、神经系统疾病、肾病等专业质控指标,对促进相关专业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通过绩效激励,合理引导临床科室的工作方向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如何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切实有效地提升医疗质量,促进医院内涵建设,是一重要命题。

01 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已经逐渐成为医院管理的重点内容。另外,数据显示,很多病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对医疗质量控制提出更高要求。

以三大心脑血管病种(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脑梗死)为例,2017-2019年,出院人数均呈现逐年大幅增长态势,2019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0%、15.1%、15.8%(图1)。

图1  2017—2019年三大心脑血管病种出院人数及增长速度


分析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HIA数据服务平台整理


2017-2019年,三大心脑血管病种病死率得到了较好控制,但仍远高于全部病种平均病死率,其中缺血性心脏病病死率高于全部病种均值近0.4个百分点,脑血管病死率高于全部病种均值0.3个百分点。


图2  2017—2019年三大心脑血管病种病死率全国对标

分析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HIA数据服务平台整理


02 绩效考核与医疗质控的关系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总会计师、经济运营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主任刘宏伟介绍到,《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公立医院开展绩效考核,把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和成本作为建立现代化医院的重要内容。而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由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四个方面构成。

刘宏伟教授认为,质量的定义是产品和服务的总特征。医疗质量控制有助于减少医院运营成本和增加患者满意度,医院要将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控制作为绩效考核的关键性指标。建立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医院的整体绩效。

关注医疗质量,使接受该服务的患者产生较高的舒适感和满意度,可以为提供这些服务的医院带来更高的未来利益,进而降低医疗质量成本。患者保留度和患者忠诚度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积极的口碑广告效应、较高的患者满意度会使未来医院收入增加,反之,如果患者满意度下降或恶化,未来医疗质量成本将会更高。医疗质量控制成本包括预计的增量成本,因为更少的返工、患者支持以及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引起的成本节省。如果出现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就会从根本上破坏医院的患者忠诚度。

刘宏伟教授总结到,医院借助绩效考核这只“无形之手”,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和风险。保证医院以最小的成本和规范的医疗行为,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应该是医院管理永恒的追求,因为医保和患者愿意支付的费用是建立在患者就医满足程度基础之上的。


03 以绩效引导医疗质量提升关键点

关于如何通过绩效激励引导临床行为、获得医疗质量提升,刘宏伟教授分别从医院和科室层面给出了建议:

医院层面:

在设计绩效考核实施方案时,要以医疗质量控制为中心,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成本的关系非常密切,质量提高了,医院成本自然就会降下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可以降低成本。医院要把提高医疗质量看作是削减成本的一种方法,只要医务人员去关心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就会降低医疗风险成本;只要医疗行为都是针对医疗质量设计的,医院的成本自然就会下降。

医疗质量和安全会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而提高,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可以通过反复的工作,学习到如何更好的完成任务,来获得医疗成本的下降。技术越复杂,需要学习的东西越多,学习效应越显著。外科手术的学习效应,可以从有经验的外科大夫在实施普通外科手术中的死亡率和非计划再次手术率明显较低看到,复杂步骤的学习效应要远远大于简单步骤的学习效应。医院一方面要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另一方面要增加培训费投入,提高医务人员培训率。通常情况下,产生医疗事故及过错的两个根本原因是培训不足和新手操作造成的医疗服务缺陷,增加医务人员培训和降低医务人员流失率将减少有缺陷的服务,并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同时为医院带来积极的口碑广告效应,有缺陷的医疗服务会增加医疗费用和成本,如非计划再次手术。

科室层面:

通过强化科室建设,优化绩效考核来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坚持履行自身的社会良知,将合乎道德的医疗行为规范作为医院的文化,并严格遵守。严禁重复收费、串换项目收费、分解收费、超标准收费、自定项目收费等问题;严禁超范围使用药品和耗材、无指征入院或过度诊疗等问题,减少由于收费问题引发的医患纠纷,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医务人员要“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从开始到结束的积极的就医体验,规避影响患者体验的各种违规收费,对于违规收入不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医院要特别关注、比较不同医疗质量控制项目的成本和收益、确定医院成本削减的重点次序,引导科室关注医疗质量低下的成本。


实践感悟

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刘宏伟教授认为:

医疗质量改进将减少有缺陷的医疗服务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使医院得到更好的财务绩效。医疗服务质量取决于提供服务的医务人员、时间和医院,以及接受诊疗的患者。医院需要通过提升对医疗质量的控制,降低患者感知风险。卓越的医院品牌是以优质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理念与患者产生共鸣,与医院的财务业绩与医疗效果挂钩的。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可以降低医院成本,通过加强绩效考核可以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只要医务人员真心关心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只要你所做的事情是针对医疗质量的,就不必去刻意关注成本,质量提高了,成本自然就会降下去。

优秀的医院院长都明白积极的员工态度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是非常重要的,给员工灌输强烈的患者导向思想,特别是和患者接触频繁的医务人员,有助于增加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当医务人员拥有关心患者、准确了解患者需求和与患者建立良好个人关系的内在驱动力时,他们就会努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医院将医疗质量控制纳入绩效考核,有助于医务人员熟练掌握临床适应症,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把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降到最低,严格控制医疗风险成本,确保医疗质量提高,加强医院的院内感染控制。有助于加强药品管理及合理用药的指导工作,检查临床医师所开药品的适应症,规范其用药。加强医保费用的管理,减少因违反医保政策造成的医保拒付,确保通过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来控制医保患者费用。


医务人员,病死率,标尺,质量,专科,科室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