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高危跌倒风险患者如何有针对性的防范? 看团体标准解读: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都标注了哪些适用范围?
规定了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和预防的基本要求及措施。
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其他机构参照执行。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都涉及到了哪些术语和定义?
跌倒
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地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或不伴有外伤。
《成人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预防》对医疗机构提出了哪些要求?
应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包括功能良好的床单元及设施、活动区域无障碍物、地面干燥防滑等。
在判定跌倒风险等级的同时,应根据评估确定的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应对跌倒风险因素及风险级别进行动态评估,并及时调整预防措施。
应对患者和/或照护者进行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并鼓励主动参与预防措施的制订与实施。
何时为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在患者入院时、转科时,应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住院期间出现病情变化、使用高跌倒风险药物、跌倒后、跌倒高风险患者出院前,应再次评估。
住院患者跌倒都要评估哪些风险因素?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风险因素:
如何判定跌倒风险等级?
预防跌倒都可采取哪些措施?
应在床边、就餐区、卫生间、盥洗间等跌倒高危区域及腕带上放置防跌倒警示标识。
应将日常用物、呼叫铃放在患者方便取用位置。
宜减少跌倒风险的因素,如协助肌力、平衡及步态功能训练改善步态不稳。
使用带轮子的床、轮椅等器具时,静态时应锁定轮锁,转运时应使用安全带或护栏。
跌倒中风险患者
应执行跌倒低风险的预防措施。
应执行WS/T 431—2013规定,确定患者需要照护的程度,按实施要求提供护理。
告知患者离床活动时应有他人陪同。
应执行跌倒低、中风险的预防措施。
应有专人24 h看护,保持患者在照护者的视线范围内。
应每班床边交接跌倒风险因素及跌倒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针对患者身上存在的风险因素,如何干预?
后记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