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没心没肺,谁来顶位——浅谈心脏麻醉与人工心肺机

2021-03-01   米勒之声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心脏解剖 

1451614553524911     

01

  57411614553525225     

心脏是一个强壮的,不知疲倦、努力工作的强力泵。心脏之于我们人体,如同发动机之于汽车。

 心脏收缩时将充满氧气的动脉血,泵至全身,舒张时将身体各个部位代谢、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的静脉血,回收心脏。能够将静脉血转化为动脉血的加工厂便是肺,一呼一吸之间吐故纳新,将二氧化碳排出,又吸入新鲜的氧气。因为人体一刻也不能缺氧,所以肺不能停止呼吸,心脏也不能停止跳动,必须一刻不停地输送氧气到全身。由于心肺工作密不可分,因此心脏出现毛病时,不仅会出现心慌胸痛,有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等症状。

02

  26451614553525473

值得一提的是,心脏与身体中的其他器官一样,自身也需要能量供给。于是,冠状动脉便从主动脉的起始部位分支出来,为心肌组织提供各种养分。如果把心脏比作一个大房间,这个房间里有好多隔间,每个隔间之间都有“门”,房间之间有血流通过,这些“门”就是心脏的瓣膜,由于遗传、风湿、感染、创伤、年龄等因素,这些“门”可能会出现狭窄或者关闭不全。

由于心脏是身体的枢纽,心脏手术的麻醉也独具匠心。当患者进入手术室,麻醉医师便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脏患者血压波动大,因此麻醉医师会在病人睡着前,就要先将动脉穿刺完成,以方便监测动态血压。当麻醉医师将面罩,放在患者口鼻上方说“吸气,呼气……”,此时麻醉药注入静脉,患者很快便会失去意识。为了方便外科医生进行手术,避免术中患者无意识体动造成的意外伤害,麻醉医师会推入肌松药。此时患者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停止,只有心脏仍在跳动。为了满足机体氧合的需要,麻醉医师会给患者插入气管导管,连接呼吸机,帮助肺进行呼吸。

 手术中,外科医师用电锯正中锯开胸骨,鲜活跳动的心脏便会呈现在大家眼前。当然患者不必担心自己会被电锯震醒,因为麻醉医师会让患者“醉”得很平静。并应用足量的镇痛和镇静药物让患者不会有任何不舒适的感觉和记忆。但是由于胸腔里心脏在扑通、扑通不停歇地跳动,肺也在一呼一吸地鼓动,想象不出外科医生将如何在如此不安静的视野下进行精密的外科操作,更不要说打开心脏修复内部部件了。于是能够代替心脏和肺的体外循环机应运而生。

 所谓体外循环机,便是一个“人工心肺”,是可以代替心脏和肺功能的体外装置,外科医生要将回流入心脏的含二氧化碳的静脉血通过管道引流入“人工心肺”,在人工心肺中进行氧合,变成富含氧气的动脉血后再回输入大动脉,运往身体各处。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心脏暂时“停工”,外科医生可以在静息的心脏上完成各种精细操作。由于血液绕过了心肺,在实施手术时也能避免大量出血。

 但是“人工心肺”是体外装置,对于人体来说是异物,会激活人体的凝血系统。因此麻醉医师会在外科医生建立体外管道前对患者进行肝素化,就是抗凝处理,使得患者的血液凝固不起来,此时启用体外循环可以防止患者血栓的形成。

 手术过程中,外科医生和麻醉医师会各尽其职。外科医生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于手术操作,而麻醉医师则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呼吸及循环系统的支持,维持各脏器的灌注。

03

  83341614553525649

当心脏手术操作结束后,要让已经停止的心脏重新平稳安全地跳回来,这是非常有讲究的。此时的心脏娇嫩脆弱,麻醉医师必须谨慎用药,让心脏能够慢慢承受汇入血及泵血的能力,逐渐脱离“体外循环”而独立担负起全身的供血。 

如果患者自身心脏的跳动不够规律或者不平稳,外科医生会在心脏上安装起搏器,采用起搏心率,保证患者心脏的有效泵血。当然体外循环结束后,患者体内的肝素会被中和,使患者的凝血功能恢复,以方便后期外科止血,防止创面渗血不止。麻醉医师会间断测量患者的凝血时间,以便指导拮抗肝素的鱼精蛋白的用药剂量。 

从让一刻不停歇的心脏停下来,到手术结束使心脏安全平稳复跳,就如同是主宰命运一般,而这份运筹帷幄,凝聚的正是麻醉医师的智慧和艺术!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o9

麻醉,心脏,外科,氧气,肝素,手术,动脉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