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之运动医学行业研究

2021
03/01

+
分享
评论
Sam的行研笔记
A-
A+



 

运动医学概况

01

运动医学的含义

运动医学是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一门基础和临床多学科综合性应用的医学学科,主要诊治与运动有关或影响运动的骨与关节、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滑膜等损伤,与骨科、康复医学、运动学、材料科学、生物力学和内镜微创技术等关系密切。运动医学面向对象广泛,包括参加各类体育活动的专业、业余及普通人群。运动医学是重要的细分领域,占据全球整个骨科市场的10%以上份额。


 

02

运动损伤的类型分析

运动损伤主要影响筋膜、肌肉、韧带、神经等软组织,且产生的急性损伤多于慢性损伤,与其他创伤类、关节类、脊柱类等骨科疾病有差异。运动损伤根据受伤部位可划分为:肩部损伤、膝关节损伤、髋关节损伤、肘部和腕部损伤、脚部和踝部损伤等。


 

03

运动医学的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运动医学主要用于关节、软组织相关的损伤治疗与康复,在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于肩关节疾病(肩袖损伤、肩不稳等)、髋关节疾病(盂唇损伤、滑膜炎等)、膝关节疾病(交叉韧带断裂、半月板损伤等)以及小关节疾病(跟腱断裂、外踝韧带损伤、肘关节环状韧带损伤等)。

       产品类型:运动医学产品可主要分为关节镜系统和植入物,其中关节镜系统包括关节镜、动力系统和辅助设备等,是运动医学相关疾病的必备检查和治疗工具,植入物包括固定装置、软组织重建物和相关配套工具等。


 

 

运动医学市场分析

2018年全球运动医学市场规模接近60亿美金,同比增长8%,高于骨科整体市场增速(5%左右),预计2024年将达到91亿美金,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6%,是未来骨科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从竞争格局来看,全球运动医学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巨头有Arthrex、施乐辉、史赛克、强生等,2018年市占率分别为31%、26%、15%和12%。目前,国际巨头主要通过收购整合持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增长动力。

2018年中国运动医学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4.1亿美元,2019-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9.3%。中国运动医学市场规模约占亚太地区的1/4,且增速快于亚太地区平均增速。

从竞争格局来看,中国运动医学市场由外资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施乐辉、 Arthrex、史赛克、强生和康美五家合计占据86%的市场份额。从骨科细分领域国产化看,2018年中国骨科市场仍有外资占据近60%的市场份额;其中,创伤领域中国产占据近70%,但脊柱、关节和运动医学领域仍有外资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运动医学领域,外资占据近95%的份额,国产替代空间最大。



 

运动医学的产业链分析

运动医学产业链上游包括植入类与非植入类耗材,中游指运动医学产品及耗材制造商,以海外医疗器械厂商为主,下游主要指运动医学产品流通领域及终端医院。


 

01

上游:耗材生产加工工艺是核心竞争力

       植入人体的运动医学高值耗材需具备强度高、生物相容性好,较强的可加工性等特点。临床中使用的运动医学医用高值耗材大体经历了医用钛材、无机非金属材料(羟基磷灰石等)、高分子材料(聚醚醚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缝线用)和可吸收材料聚乳酸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药高值耗材的更新换代将永不停步。


 

02

中游:外企绝对龙头,国产积极布局

关节镜系统为基础设备,修复重建耗材种类繁多且基数大。关节镜系统(包括主镜系统和动力刨削系统等)、重建系统(界面钉、带袢板)和修复类(半月板修复系统等)是运动医学的主要核心设备和耗材。根据BIS的调研数据,对比复合增速来看,关节镜设备及耗材CAGR为6.9%,在细分行业增速位居第一,其余依次为骨生物耗材、修复及重建耗材、植入物耗材。从占比来看,2018年修复及重建耗材占比为54%,骨生物耗材占比13%,关节镜设备及耗材占比12%,植入物耗材4%,其他占比总计为17%。

国内运动医学领域起步较晚,目前涉足的国产企业较少,均处于产品线布局阶段。运动医学植入产品领先的海外生产企业有Arthrex(锐适医疗-美国)、Stryker(史塞克-美国)、Depuy Synthes(强生旗下公司-美国)、Smith & Nephew(施乐辉-英国)、Zimmer Biomet(捷迈邦美-美国)等,前五家公司占据全球市场份额超过80%。在国内,以凯利泰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如春立医疗、大博医疗、微创医疗等积极布局运动医学领域,完善产品线,但目前均处于较初期阶段。创业企业如德美医疗、利格泰多次得到一级市场投资机构青睐,在资本的助力下乘风破浪。我国运动医学企业蓄势待发,未来向好。


 

03

下游:成本管控优良企业将引领

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运动医疗药械流通企业和各级运动医学医疗服务机构。药械流通行业集中度高、强者恒强,随着“两票制”和“器械集采试点”等政策的逐步落地,对药械流通企业的降本增效能力提出较大挑战,未来成本管控集约化优秀的企业更具竞争优势。



 

国内主要参与企业

国产企业目前正积极布局运动医学领域,上市公司中,凯利泰、大博医疗、春立医疗等均在积极布局,但产品线较全的仅有凯利泰;非上市公司德美医疗、杭州锐健以及天星博迈迪产品较全。整体来看,国产企业发展虽处于早期阶段,但已具备了与外资竞争的能力,国产替代有望开启。

1、凯利泰

凯利泰是国产脊柱微创龙头企业,国产运动医学企业的先行者,其通过自主研发和投资,对运动医学各类产品均有涉足。所投资涉及的运动医学相关公司包括利格泰、博进凯利泰、动之医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逸动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等。

2、德美医疗

公司从事设计和制造运动医学手术器械、术中耗材和康复产品,主做关节镜手术和运动康复产品的研发生产。是国内首家专注运动医学领域的企业。据公开消息披露,2020年9月完成由高瓴资本领投,启明创投、元生创投和博行资本继续跟投的亿元D轮融资。

3、杭州锐健

公司坐落于余杭经济开发区浙江生物医药孵化器,长期致力于运动医学领域,为运动医学与微创骨科医生、患者提供更简单、可信赖的整体解决方案。2018年从新三板摘牌。

4、天星博迈迪

成立于2017年,专注致力在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肘关节、 髋关节六大关节领域为运动医学、创伤骨科医生提供整体的临床解决方案。已有PEEK内排锚钉、PEEK外排锚钉、金属锚钉、固定袢板、可调节袢板、PEEK带鞘界面螺钉、UHWPE扁圆线带Tape、高强度带针缝线、半月板双针、刨削动力系统、刨刀、磨头、膝/肩关节手术器械、肩关节多功能固定支架等100多种产品通过批准上市,已成为了唯一能够提供运动医学整体临床解决方案的国产企业。

5、利格泰

专业从事运动医疗器械、生物医学材料研究开发和生产销售的高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提供运动医学产业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利格泰的产品可分为人工韧带、关节镜刨削刀、带袢钛板韧带固定、缝线等几大类。2019年7月完成征和惠通的数千万元融资。


参考资料:

1、西南证券-医药行业之骨科运动医学专题报告:行业方兴未艾,国产替代开启

2、国金证券-运动医学研究之一:行业概览:红日初升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关节镜,骨科,运动,研究,耗材,企业,疾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