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许多人热衷于
每天微信晒步数、拼名次
使出洪荒之力,日日暴走上万步
问题来了:步数越多越健康吗?
福建一热爱运动的陈老伯,就因为走路走出了“毛病”。
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骨二科主任王小勇表示——
骨关节有一定使用年限,无论身体条件多么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都会呈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不合理或过度使用就会加重关节损伤,引起疼痛、肿胀等症状。
暴走还会磨损腿部的半月板和软骨,半月板损伤很难修复,长期暴走,易造成髋和膝的骨关节炎,甚至对踝关节及脚后跟的肌肉韧带造成劳损。
此外,过量运动还会造成小腿抽筋、精神不振、睡眠不佳、胸闷气短等问题。
“生命在于勤运动,关节在于省着用。”王主任说,无论老年人选择哪项运动,都要量力而行,不应过度、过量甚至攀比。
剧烈运动时,体内会产生较多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增加到一定量时,会降低脾脏产生白细胞的能力,致使淋巴细胞活性降低。
对于走路和跑步而言,强度就是速度,强度过大容易发生运动伤害,如膝关节、踝关节、髋关节及腰部的疼痛和损伤。
不吃早餐或不补水就“狂走猛跑”,会导致血糖过低。早起时,人体血液更黏稠,心脑血管病患者运动风险更大。
研究表明,极端温度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目前早晚温差大,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避免过度运动。
人体一天中摄入的热量越多,器官负担越重,但如果再进行超负荷的运动,器官的负担则翻倍,久而久之,加快器官衰老。
1.鞋的选择:选择一双合脚的运动鞋,轻便、防滑,鞋底有弹性,可以缓冲对关节的撞击;
2.场地选择:尽量选择在塑胶跑道、栈道、草地等具有弹性缓冲的场地,尽量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
3.运动方式:建议在平面场地上快走,不建议爬山、爬坡或爬楼梯等运动方式;
4.运动时间:尽量选择在下午(早上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段;晚上光线差,容易发生跌倒);
5.运动时长:建议30-50分钟,不宜过长,尤其是老年人;
6.注意关节保暖,避免关节过度暴露。
春暖花开
户外运动正当时
科学走起来!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张帅
通讯员:黄家谷 陈丽芳
编辑:糙糙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