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
点击查看
热水袋如使用不当,长时间接触皮肤,可导致小面积深度烫伤。因其创面面积小,初期痛觉不明显,容易为伤者忽视,延误治疗,直到创面长期不愈时,才去医院治疗,此时大多数创面已形成溃疡。
2020-12-31,有一 25 岁患者前来医院就诊,原来她的小腿部位皮肤被热水袋烫伤已经有一个月了,一直未愈合。经评估,烫伤面积约为 1.5 cm x 2.0 cm。经了解,早在 2020-12-01,她早起发现小腿被热水袋烫出一个大水疱,约半个大拇指大小,疼痛感明显。后在某医院外科门诊就诊,医生予吸出水疱内黄色液体,回家后遵医嘱用「呋喃西林溶液」擦拭消毒。次日,因不小心伤口沾水后水疱鼓胀,自行用手指甲弄破了鼓起的水疱,并继续用「呋喃西林溶液」擦拭水疱。2020-12-07,她以为伤口处干燥了没有问题,就穿了丝袜,结果蹭下 2 块小皮。见伤口不转好,12-09 患者自行在药店配了「烫伤膏」,外加「珍珠粉」涂抹在伤口处。期间,伤口曾有结痂,但因局部皮肤发痒被挠破结痂,在家依旧用烫伤膏 + 珍珠粉的方法进行处理。2020-12-27,烫伤伤口的结痂自动脱落,但是痂的背面以及伤口中心处还是有米白色水状液体。2020-12-31,因皮肤发痒再次挠破了伤口处的结痂。见伤口迁延一月未愈,这才想到来医院就诊。局部皮肤用碘伏消毒,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干净;待干后,采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 + 水胶体透明贴进行固定。见下图。揭开敷料后见肉芽水肿明显,按上述方法进行皮肤消毒后,本次换药改用银离子藻酸盐 + 泡沫敷料进行处理。见伤口肉芽水肿减轻,改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 + 水胶体溃疡贴进行处理,溃疡贴四周用透明薄膜敷料加强固定。周围肉芽组织红肿较前明显减轻,渗液减少,但周围皮肤有湿疹样改变。后续换药改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 + 水胶体溃疡贴进行处理,四周未再用透明薄膜敷料进行加强固定。2021-01-21 与 2021-01-28 换药时的伤口见下图。伤口肉芽组织逐渐与周围皮肤平齐,肉芽新鲜,渗液减少。继续按上述方案换药。本次换药改为银离子油纱敷料 + 无菌纱布固定,一周 2 次更换。小结:该烫伤伤口采用湿性愈合理论,选择新型敷料,经过 15 次换药,历时 47 天终于愈合了。患者对处理经过表示满意。文献报道,随着对湿性愈合理论的认识,对于这种烫伤伤口的治疗方法,可根据自溶性清创和湿性愈合原理采用新型敷料进行创面处理。治疗初期:创面渗出较多,炎症明显存在,使用银离子油纱进行抗感染、保护创面;使用泡沫敷料吸收渗液,控制创面局部湿性程度,并密闭创面,使之局部处于乏氧状态,保护创面。治疗中期:创面渗出减少,仍有少量坏死组织存在,使用水凝胶使创面局部水化,促进自溶性清创,并继续使用银离子银离子油纱和泡沫敷料。治疗后期:创面大部分愈合,残余创面有少量坏死组织存在,继续保持创面水化,促进创面愈合。
被热水袋烫伤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热水袋破裂,热水溢出直接烫伤皮肤。另一种是因为长时间接触并不太烫的热水袋造成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长时间接触热水袋等低温热源易造成热能的蓄积而导致深度烧伤。这种伤称为「低热烧伤」,是指长时间接触温度高于 45℃ 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烫伤,如同「文火炖肉」。对于烧伤深度的判断方法,既往普遍采用三度四分法,现阶段更倾向于四度五分法,将前者的Ⅲ度烧伤再次拆分为两个分度,分为Ⅰ度、浅Ⅱ度、深Ⅱ度、Ⅲ度、Ⅳ度烧伤。需要注意的是,烧伤深度的划分是人为划分的,又是难以截然划分,不同深度间可有潜行、混合及交错。提醒:这类低温烫伤表面看起来面积小、并不严重,但实际上几乎都是深度烫伤,不仅皮肤全层严重受损,有的已经烫伤到了皮下脂肪层甚至肌肉层,面积稍大点的往往需要手术植皮治疗才能愈合。因此,一旦发生这种烫伤,患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来源:普外时间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