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移植最简洁的方法是“吃”进去,但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用嘴巴吃
粪便并不是移植的主要目标物,我们需要的是粪便里的微生物菌群。有人一听,这又是粪又是菌的,感觉更加不好了。
其实,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一个独特的菌群环境,简单说就是我们都养了一肠子的菌,而粪便的形成与排出必然经过肠道,因而会带出不少菌。
可不要小看这些菌,有些菌非常重要,它们不仅不致病还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一旦失去了它们,身体可就遇到麻烦了。
那么究竟哪些菌是很重要的呢?这很难完全的解析。
因为成年人的肠道菌群微生态结构非常复杂,由超过500种以上的细菌组成,数量可以达到1014CFU(CFU,Colony-Forming Units,菌落形成单位,指单位体积中的细菌、霉菌、酵母等微生物的群落总数)。
如果把一个人体内的肠道细菌挨个排列整齐,总长度可以绕地球两圈半!这些菌落分布在回肠与结肠,它们不仅数量巨大,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肠道中包含多种细菌,有的细菌(例如双歧杆菌)可以帮助人体消化吸收,它们会发酵食物中残留的碳水化合物,形成可以通过结肠粘膜吸收的脂肪酸。有的肠道细菌(例如乳酸菌)甚至可以直接生产一些维生素,如叶酸和维生素K。
除了消化食物与产生营养,许多细菌自身也可产生杀灭或抑制周围其他细菌增殖的物质,达到抑制有害菌生长的目的,维持有益菌和有害菌间的平衡。
一旦肠道菌群失衡,一些有害因子会直接让身体产生代谢异常,引发糖尿病、肥胖等一些慢性疾病。
肠道菌群失衡除了会导致这些潜在的慢性疾病风险,还有一类炎症性肠病对患者来说是非常折磨的,那就是由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严重肠道感染。
菌群失衡时,少了可以抑制它生长的其他菌类,艰难梭状芽胞杆菌会疯狂地繁殖生长。患者会动不动就腹痛、跑肚拉稀、放臭屁,承受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
粪便移植最简洁的方法是“吃”进去,但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用嘴巴吃,而是经由试管从病人鼻子移植到其胃部,如果接受不了这种方法,也可以通过结肠镜直接从患者的肛门反向输送进去。
现在还有数种对粪便肠道微生物的给予方法,包括灌肠、口服、鼻胃管、结肠镜等等,一般应根据患者情况不同,采用适合的方法进行移植。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