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专栏】条目的语言表达方式

2021
03/03

+
分享
评论
黎麟
A-
A+

条目的语言表达方式

(一)考虑测试人群特征

缩略语、俚语、口语、行话、术语等在编写条目问题时要尽量避免采用,因为这些语言并不是所有的被测者都能够正确理解。对于PRO量表,主要是患者报告的结局,是患者自评量表,那么条目一定来源于患者,要代表患者的真实感受,并且措辞要通俗易懂;对于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条目的设计要考虑到各区域人群特点和文化特色。如关于艾滋病患者的量表,可以设计成农村版和城市版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版本。

(二)避免引起偏见或歧义

设计者在语言措辞和句子构造方面要精雕细琢,避免引起偏见或歧义。比如,避免采用隐含或带有“和”、“或”的并列句,如“您感到恶心呕吐吗?”,如果被测者只有一个症状,这样会使其处于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带有“不”的否定句,也往往会出现词不达意,影响测量结果的真实性。比如:“你不同意在公共场合吸烟,是吗?”,被调查者容易忽视否定意义。更不能将两个问题合并为一个,以至于得不到明确的答案,如“您的胃口和饭量都好吗?”。此外,对于“非常”、“总是”、“的确”等含有强调成分的词语也要慎用或禁用,如“我总是很迷茫”,“你非常愿意到此医院就诊吗?”,被测者应答时要结合句子的语境,否则会引起应答导向某一特定的方向,如果答案选项再出现表示频度或程度的词语,被测者就更不容易作答了。

(三)特殊问题的特殊表达

对有隐私性的、有争议性的问题要避免提问,被测者往往因某些顾虑倾向于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作答或根本不作答。使用含有特殊意义的词语、影响被测者价值取向或价值关联的问题可能影响作答结果。条目的问题要与被测者有相关性,使被测者认为这些问题对他/她是有用的,这一点尤其在态度测量中更为重要。

对特殊的问题可以采取特殊的表述方式:

1.释疑法
即在问题前面写一段消除疑虑的功能性文字,如“‘选择性失忆'是一个人受到外部刺激或者脑部受到碰撞后遗忘了一些自己不愿意记得的事情或者逃避的事情,请问您出现过‘选择性失忆’吗?”,此条目先对“选择性失忆”进行了解释,让被测者了解后更容易作答。
2.假定法
即用一个假如判断作为问题的前提,然后再询问被调查者的看法,如“假如你知道你的同事患有乙型肝炎,你愿意跟他/她一起共事吗?”。
3.转移法
即把回答问题的人转移到别人身上,然后再请被调查者对别人的回答做出评价,如“你比别人容易出汗吗?”
4.模糊法即对某些敏感问题设计出一些比较模糊的答案,以便被调查者做出真实的回答,比如,设计者想要了解人们对离婚的态度,可以这样设计条目“您认为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吗?”变相了解被测者的心理。
5.测谎法同一问题多角度提问,如果被测者的回答结论相矛盾,则提示该被测者并没有认真作答,该量表所得数据真实性有待验证。比如第一条目“您感到疲乏吗?”第二条目“您的疲乏在休息后能缓解吗?”如果被测者回答没有疲乏,第二条目如果回答有缓解,那么可以表明该被测者对疲乏问题的回答是不真实的。在某些书籍中,也将这种条目问题称为“相倚问题”所谓相倚问题指的是在前后两个(或多个)相连的问题中,被调查者是否应当回答后一个(或后几个)问题,要由他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结果来决定。前一个问题称作“过滤性问题”,后一个问题则称作“相倚问题”。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PRO,条目,专栏,语言,方式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