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可显著提高慢乙肝患者NK细胞的频率和功能
编者按:HBV病毒可通过削弱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清除。通过诱导机体免疫调节对安全清除受HBV感染肝细胞是至关重要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有抑制病毒复制和激活免疫应答的双重能力,有研究显示PEG IFNα能大幅提高NA经治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可能得益于CD56bright NK细胞的活性增加。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谢尧教授研究团队在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上发表的最新研究结果再次证明:相比核苷治疗,PEG IFNα治疗可显著提高慢乙肝患者NK细胞的频率和功能,且基线和12周的NKp46bright NK细胞频率与治疗48周时HBsAg下降显著相关。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该研究是一项单中心、非随机、平行、前瞻性队列研究。计划从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连续纳入约90例HBeAg阳性的慢乙肝患者,主要纳入标准为:HBsAg和HBeAg阳性6个月以上,HBV DNA和ALT异常持续3个月以上,或ALT正常时肝活检显示 > S2或G2。分为PEG IFNα组和ETV组,每组40-45例患者,均为初治患者。分析接受PEG IFNα和ETV治疗的慢乙肝患者在第12周和第24周时的NK细胞变化。检测NK、CD56bright、CD56dim、IFNAR2+、NKp46+、NKp46bright、NKp46dim细胞的频率及NK细胞表面受体NKp46和IFNAR2的平均荧光强度(MFI)。
基线特征
研究结果
0
1
与ETV治疗相比,接受PEG IFNα治疗的慢乙肝患者NK细胞频率和功能显著增加
在PEG IFNα治疗的患者中,治疗12周和24周的CD56bright NK细胞频率明显增加,CD56dim NK细胞频率明显降低。此外,受体NKp46和IFNAR2表达增强。在ETV治疗的患者中,虽然治疗12周和24周的NK细胞频率明显增加,但CD56bright 和CD56dim NK细胞频率和IFNAR2表达水平在基线和治疗后没有差异。
(∗P < 0.05; ∗∗P < 0.01; ∗∗∗P < 0.001; ns: 无差异)
0
2
基线和12周的NKp46bright NK细胞频率与PEG IFNα治疗48周时HBsAg下降显著相关
基线和12周时的NKp46bright NK细胞频率与PEG IFNα治疗48周时HBsAg水平的下降有显著的相关性。
0
3
PEG IFNα治疗下HBsAg应答者的NK细胞频率和功能显著增加
在亚组分析中,PEG IFNα治疗下HBsAg应答者的CD56bright NK细胞频率和IFNAR2表达较基线显著升高,而在PEG IFNα治疗无应答者和ETV治疗应答者中无变化。
(∗P < 0.05; ∗∗P < 0.01; ∗∗∗P < 0.001; ns: 无差异)
0
4
PEG IFNα治疗的HBsAg下降比ETV组更明显
采用卡方检验,以ΔHBsAg (log10) ≥ 1 或 HBV DNA 阴性,对PEG IFNα或ETV治疗的应答患者数进行评估,结果显示PEG IFNα组HBsAg的下降比ETV组更明显。在对HBV DNA的抑制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肝霖君有话说
慢乙肝患者采用核苷抗病毒治疗,HBV DNA载量的下降可能不足以恢复免疫活性。干扰素α治疗可通过增加NK细胞数量和促进NK细胞功能恢复来增强免疫控制。PEG IFNα治疗侧重于免疫调节,这对HBsAg的下降更为有利。该研究中基线和12周的NKp46bright NK细胞频率与PEG IFNα治疗48周时HBsAg下降显著相关,这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疗效预测标志。对于慢乙肝患者来说,积极采用合理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提升HBsAg清除率,将肝癌发生风险最低化。
参考文献:
Cao W, Li M, Zhang L,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Killer Cells in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ho Received PEGylated-Interferon versus Entecavir Therapy[J]. Biomed Res Int, 2021, 2021: 2178143.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