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壳里做道场”:3厘米的“单孔”治肺癌
“没想到这么大的手术,能这么快就出院!”2月8日,做完肺癌“大手术”,仅住院7天就出院的李先生,说出了一句“肺”腑之言。
几天前,医生仅在他的右侧肋间,打开一个不到3厘米的小孔,通过这1元硬币大小的“单孔”,医生精妙操作单孔胸腔镜,不仅顺利完成了以往需要“大开胸”的肺癌切除手术,而且尽最大可能保留了正常的肺组织。
去年12月中旬,68岁的黄石李先生开始咳嗽并伴有胸痛症状,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右肺上叶支气管闭塞,取病理提示“鳞状细胞癌”。罹患多种基础疾病、年老体弱的李先生,感觉自己无法承受“大开胸”的打击,多方咨询后,他慕名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胸外科。
黄杰教授、谢颂平副教授团队经过全面、细致检查,反复评估病情与李先生的需求后,建议他实施单孔腔镜袖式肺叶切除术。
黄杰教授介绍,单孔胸腔镜手术堪称“微创中的微创”,单孔腔镜袖式肺叶切除术则是难度系数最大的手术之一。该术式可最大限度保留正常肺组织,加快改善术后生活质量,但对医生操作技巧要求极高。
根据“最大限度切除病变肺组织,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的肺癌外科治疗原则,谢颂平副教授在黄杰教授指导下,将单孔胸腔镜技术与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相结合。
术中,在麻醉医生的配合下,谢颂平通过一个不到3cm的肋间小切口,切除右上肺叶并顺利完成支气管吻合,成功保留了右肺中下叶,为李先生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提供了良好保障。
从四孔,三孔,到二孔,再到单孔,近年来,胸腔镜技术飞速发展,同时也对医生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胸腔镜系统相比,单孔胸腔镜创口小、出血少,切口更加美观,患者的疼痛程度较传统的三孔或二孔法更轻,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的优势,现已成为全球胸腔镜微创治疗新焦点。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