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组照片在朋友圈传开。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门口,人流拥挤,堪比“春运现场”。 这不是早高峰地铁,也不是春运现场,而是郑大一附院门诊楼大厅。
近日,一组照片在朋友圈传开。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门口,人流拥挤,堪比“春运现场”。
这不是早高峰地铁,也不是春运现场,而是郑大一附院门诊楼大厅。
门诊楼前聚集了大量病患及家属等待扫码进入,有患者表示凌晨4点就来到医院排号。
“我凌晨4点都来了,那时候门口的人不太多,一到7点人就多了起来,等到医院快上班那会儿,门口就排起了长队。”一位外地病患刘大爷称,自己一早提前来到门诊楼门口等候,挂了号后到10点才看完病,取药也需要排队。
对此情景,有网友开玩笑说:想春节后减肥?就去郑大一附院门诊部吧,有再多的脂肪也都得给你挤出来……
还有网友说:这就是我在转盘下被堵了四十分钟的原因吗?
实际上,这样的画面并不只是最近,而是几乎每年都在上演。
数据显示,2017年农历新年第一个工作日,郑大一附院日门诊量近3万;2016年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郑大一附院单日门诊量突破2万,有相关人士透露,较2015年春节首日门诊量21685人次,2016年有增无减,且涨幅度较大!
据了解,近年来郑大一附院年门诊量一路攀升,2018年,郑大一附院的年门诊量为776万人次,而2017年医院门诊量为689万人次,2016年为570万人次,2015年则为476万人次。
为什么每年节后都会人数大爆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宣传科的工作人员称,周一是医院正常的人流量高峰,此次又赶上了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周一,人流量相比前几日明显增多。
据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透露,该院今年的春节假期仅有4天,初四就已对外开放营业,与往年的7天相比少了3天,初四当日人流量就达到了小高峰。“很多病患会选在假期就诊,一来是平时没有充足的时间,二来是床位充裕,每逢春节、国庆节的小长假,医院的就诊病人都是最高峰。”
就诊回来的曹先生跟记者说,其实每年都这样,今年的情况还算好一点的。
出现这样的画面,主要是因为前段时间大家忙于过年没空看病,过年期间的很多复查也都推到了现在。而且现在看病大多会跟着家属,从视觉上看起来显得人多。
而且一附院不论是配套设备还是医护人员,也都更完善,更专业,所以大家也更愿意选择来这里。
再加上今年特殊情况,进入医院需要扫码测温,整个入场用时也比往年较慢,门口队伍显得会更长一点。
据悉,不少病患上午的排号较晚,需要等到下午才可问诊。
医院工作人员也建议大家,小病的话可以去社区医院和地方医院的,不一定都得挤到郑大一附院来。
如果真的要来,不是特别着急的话,也可以避开节后就诊高峰这几天,比如说这三天可以先缓一缓。
此外,目前各大医院都已经推出了网络预约挂号的功能,在河南省预约挂号平台和各大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均可以做到。
为了节约患者的时间,河南当地媒体给出了以下几个建议:
1.准备好以往的所有检查化验报告,既往病历。在就诊时能节省很多的时间,也能避免重复的检查。
2.提前查询好坐诊专家的诊疗范围,特长。结合自己的病情准确的找到合适的医生。或者在当地就诊后需要转诊的,咨询当地医院的医生意见。
3.已经确定需要转诊来住院的,在当地提前开好转诊手续。比如新农合患者的转诊。
4.把自己想要和医生的交流的问题提前考虑好,提前在网上查询,或者在好大夫在线等网站和医生做好面诊前的沟通,做一场有准备的就诊。
5.规划好行车路线,春运期间交通拥堵时有发生。注意郑州限行规定。
6.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就诊人群较多,提前查询好你的医生在各个院区坐诊的时间。推荐到郑东院区就诊,门诊更宽敞,停车位超多,患者相对少,效率也更高。
就诊人数什么时候能少一些
按照郑大一附院工作人员的说法,每年的节后工作首日,还有就是每周的周一周二,都是就诊的高峰期,如果大家想要就诊,尽量选择日常的周四周五来就诊,会比现在好一些。
根据经验,鉴于目前不少单位还没有开始上班,在正月十五十六结束后,各大医院或将再迎来一个看病小高潮。
最后也要提醒大家,现在处于疫情常态防护期,去医院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来源:健康界
编辑:暗子
综合自大河报、猛犸新闻、澎湃新闻、东方今报、@私家车999、映象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