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产品不断进步升级,且天智航在国内市场占据绝对优势。据了解,截止2020年上半年,天智航已取得104项专利,在骨科手术机器人领域构建了技术壁垒。截止2019年底,其已在74家医疗机构中投入临床使用,其中三甲医院52家,占比超70%。但天智航目前仍没有摆脱连年亏损的局面。天智航近期公布的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受2020年度新冠疫情影响,公司主营产品—天玑骨科机器人(天玑®1.0)销售数量较2019年同期下降约20%至30%,预计2020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3,686.86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0.38%,2020年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亏损5,309.72万元。另外,2018年至2019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85.60万元、-3095.78万元。除了天智航,全球其他骨科手术机器人公司也存在亏损问题。以色列手术机器人研发商Mazor Robotics,主要从事 Spineassist、Renaissance 和Mazor X等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开发、生产和销售。2015年至2017年,分别亏损1538、1866、1241万美元。在被美敦力收购后,依然没有扭亏为盈。法国手术机器人制造商MEDTECH,主要从事脑部手术机器人 ROSA ONE Brain Application和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ROSA ONE Spine Application的开发、生产和销售。2013年至2015年,分别亏损125、200、262万欧元。2016年被捷迈邦美收购。即使强如美敦力、捷迈邦美,也正经历市场开发这个“难熬”的阶段。但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美敦力的Mazor Robotics、捷迈邦美的MEDTECH和史赛克MAKO Surgical,都已获得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未来在这几家国际巨头的夹击下,对于天智航而言,想要实现盈利,或许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