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耐受会导致自闭症?看看它的作用机制就知道了

2021
02/25

+
分享
评论
大道5疆
A-
A+

食物不耐受,可导致自闭症。

自闭症的成因非常多,食物不耐受,是其中之一,并且这一因素导致的自闭症,不在少数。

食物不耐受可导致自闭症

1905年,FrancesHare发现了食物不耐受,现在,普遍认为它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的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的一种或多种食物当成有害物质,从而针对这些食物产生过度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产生食物特异性IgG抗体。

自闭症和发育迟缓儿童多有食物不耐受现象。李素水等[1]认为ASD与食物不耐受有关,郭德华[2]分析了食物不耐受与儿童孤独症相关症状的关系,结果显示所有孤独症患儿有1-25种不等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升高,发生率为100%。

谷蛋白(gluten)和酪蛋白(casein)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会引起ASD儿童大脑异常[3]。无麸质/无酪蛋白饮食(gluten-free/casein-free diet,GF/CF)可改善ASD症状[4-6],有效率可达51%[7]。

注:继续阅读,请见文末图片。

食物不耐受的表现

(1)肠道问题

在由食物不耐受导致自闭症儿童中,最常见的是胃肠道问题,如慢性便秘、腹胀、腹痛、腹泻,其他也包括胃食管反流、双糖酶缺乏、胃肠道炎症以及肠道菌群异常。

(2)行为问题

还会有其他行为改变和/或问题行为,如Horvath(2002)调查显示,有52%存在难,有43%的反流性食管炎自闭症儿童更经常表现为不可解释的易激惹性,相比无反流性食管炎的儿童高13%。

(3)皮肤问题

主要表现为皮肤粗糙、湿疹、麻疹、常起小疙瘩、痤疮等。

(4)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类问题外,还有一些不太常见,详见下表。

食物不耐受对自闭症的作用机制

在众多的不耐受食物中,对自闭症影响最大的是小麦中的麦谷蛋白和牛奶中的酪蛋白。

目前被多数学者认可的是德国科学家Forker博士的理论: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应当被消化成氨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这样才能完全转化为能量以供人体所需,但事实上很多食物,因为缺乏相应的酶而无法被人体完全消化,以多肽或其它分子的形式进入肠道,作为外来物质识别而导致了免疫反应的发生,产生食物特异性的IgG抗体。IgG抗体与食物分子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大量的免疫复合物因不能正常排出而滞留在组织中,使免疫系统超负荷,进而致使人体各系统出现一系列症状和疾病[8-10]。

根据阿片样物质过量理论(opioid-excess theory),麦谷蛋白和酪蛋白在体内会被分解成谷啡肽和β酪啡肽两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阿片样物质-外啡肽(exorphins),通过“肠漏”状态的肠道后进入大脑,干扰大脑的正常工作,引起行为和大脑发育异常[11]。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免疫系统,酪蛋白,特异性,食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