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决定着抱团股的命运

2021
02/24

+
分享
评论
阿基米德Biotec
A-
A+

年轻人骑着白马来拯救一切。

马云没有想到,一生未竟之愿被菜狗改变。

在基金经理拥有绿油油的手办之后,支付宝基金讨论区可能已成国内人气最高社区,秒速刷屏。

2月19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小姐姐们在诺安板块集体发起相亲,向所有讨论区蔓延。

借蔡总的地方相个亲,蹲个91年人傻钱多的小哥哥。

小姐姐们没想到,自己会深度影响资本市场的命运。

散户的力量在社交平台重新集结,世界在发生一场史诗级大迁移。

居民大类资产配置通过基金进入股市,一日售罄的基金密集出现。

在流动性收紧预期下,资本市场通胀将被抑制,抱团股出现杀估值现象。

基金带来的增量资金,可对冲这一困境,6成基民为年轻人。

年轻人骑着白马来拯救一切。

 


2019年6月-2020年7月期间,通过互联网渠道购买基金的新增基民中,有16.1%在18-24岁之间,43.9%在25-34岁之间。无独有偶,一家基金公司2020年11月发布数据显示,18-35岁基民占6成以上。

80后、90后、00后的投资行为模式值得所有基金公司研究。

他们在支付宝讨论区、豆瓣小组、微博、虎扑、NGA、雪球集结,先前以为社交平台会放大情绪,形成羊群效应,出现一致性交易行为,这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很大冲击。

然而事实暂时不是这样。

基民出现圈层分化,诺安基民被称为喜剧人,坤坤基民自称理性人,豆瓣小组则是文艺人。

彼此之间会打嘴仗:

没什么好说的

诺安生,万物死

诺安一涨,我一天亏500多

果然,蔡和坤不能并存,蔡狗涨了,坤坤就要跌

齐头并进就是蔡徐坤了

激烈程度也仅此而已,在年龄结构偏大的天天基金吧,你总会见到各种神经式呓语和诅咒。

腾讯证券1月发布的《中国股民行为报告》指出,90后对于投资风险的容忍度较其他年龄层都要高,为追求资产大幅增长并愿意承担较大风险。

年轻一代不喜欢像前辈那样亲自进场,而是把资金交给专业机构打理。

这本身就是一种工具理性。

这段时间抱团股暴跌,他们面对回撤,体现出一定风险承受能力,以长线持有来安慰自己,或补仓摊低成本。

到诺安成长、中欧医疗健康讨论区翻几十页,总体情绪平稳,喊兰兰的多,喊大妈的少。

最多也就是吐槽一句:

蔡总头发太多了,不太靠谱。

这种乐观情绪演绎成娱乐化,甚至带有自虐倾向,完全无法理解。

面对诺安成长一年来收益没跑赢定期理财,基民更多的是自嘲和快乐:

这只鸡挺好的,既有债鸡的收益,又有股票鸡的刺激。

玩诺安就是为了个刺激,钱不钱的无所谓,诺安人永不为奴!


 收益率不重要,600万粉丝才重要


在小姐姐们集中征婚的同一天,全球资产定价之锚大幅走高。

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大幅上升,一度升至1.357%,是去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代表着实际利率的快速回升,通胀升温。有一种说法是,现在世界流通的每5美元中有1美元就是去年发行的。宽松政策再无边际放松的可能,剩下的只是货币、财政政策何时转向的问题。

股票市场开始焦虑。

如果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会导致所有资产都下滑。荷兰国际集团(ING)策略师说,在终局到来时会是狂风暴雨。

拥抱科技股的木头姐说:如果利率急剧上升,我们将看到价值重估。我敢肯定市场会出现恐慌。

全球流动性拐点将至。

2月22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3.3%,相比春节前已上行6BP,大市值白马股坠落,贵族茅台下跌6.99%,通策医疗罕见跌停,今日一度大跌7%。

流动性收紧会打击股市通胀,杀高估值。

但是有8000亿增量资金在路上。

在抱团股大跌同一天,28只新基金同时开售,吸金总规模至少450亿元。

此前新发基金预估仍有5655亿元资金尚未建仓,接下来还有72只权益类基金即将募集,规模预估为3271亿元。

年轻人的态度空前重要。

有资深投资者每天到社交论坛暗中观察情绪变化,年轻基民依然是嘻嘻哈哈、没心没肺。但是年龄结构偏大的天天基金坤坤讨论区,出现这个声音:

假如继续这么下去的话,会不会限制赎回啊?

上一次有这种担忧还是在2015年7月8日,可以回看一下发生了什么。

这位基民想多了。资金抢着进场,每天还限购最多2000元。

 

回顾2018年去杠杆,上证指数跌幅25%,创业板指跌幅29%,恒瑞医药刚好不涨不跌,多么不容易。

再来看2018年细节,大盘从2月开始为期一年的阴跌,但中证医药、中证医疗却在5月29日创出新高,直到8月、10月才分别被抹去全年涨幅,最终被贸易问题和第一次集采压垮了。

今年没有类似利空,仿制药集采影响边际递减,创新药企已经免疫。6月前后会有第二次高值耗材全国集采,影响以骨科为主的局部器械公司。下半年生物类似药、胰岛素集采也影响有限。

生物医药基本可以穿越牛熊,在逆境时需要对长期逻辑坚定信心。

头部生物医药公司拥有坚如磐石的确定性,不会被自身打败,不会被对手打败,不会被时代打败,商业模式成熟稳定且持续进化,领先地位没有被追上的可能,接近于永续增长。

唯一问题是透支3年以上估值。

所以对杀估值带来的股价重挫要有心理预期,但不会是灭顶之灾,企业基本面和成长性向上,时间可以治愈一切。

生物医药的优秀,不是抱出来的。

在生物医药之外,在哪个行业还能找到如此之多长期保持年化30%利润增速的优质企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国债收益率,命运,基民,诺安,医药,估值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