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在“大医之路·医道传承——第四届臧云彩学生读书与临证经验交流会”上,侯得林作为代表之一作了发言。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是中医人的优良传统。侯得林曾先后从师从知名青年中医专家臧云彩教授、省级名中医高翔教授、国家级妇科专家(传承博士后导师)褚玉霞教授及多位优秀中医工作者。
作为臧云彩老师的优秀学生之一,侯得林毕业即在一家县级中医院(禹州市中医院)工作,不到5年时间,每天门诊量已能维持在80人次左右,在当地颇有名气。
这正应了大家常说的那句话——一个好医生,不管是在三甲医院还是在诊所坐诊,都会得到患者及社会的认可。2016年,侯得林代表禹州市中医院参加许昌市组织的职业技能竞赛,并摘得特等奖,荣获许昌市“五一劳动奖章”。
在这次大会上,侯得林推心置腹地和师兄弟姐妹们交流了自己的学习和临证心得。
现将侯得林的发言稿原文发布,以飨读者。
本文约1000字,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星移物换,岁月流转,生命不息,医道长传。各位师兄弟姐妹,施妙手于生民,种福田于各地。值此庚子岁末,大家相聚一堂,叙同门之情,研岐黄之道,尽一己之心,扬中医之名,能作为已经毕业的弟子代表发言,我倍感荣幸与激动。下面我简单地分享一下自己在临床中的四点感悟:第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中医之形虽甚易知,然中医之道却甚难明。正如《伤寒论》所云: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希望今后师兄弟姐妹们多相互切磋、相互琢磨,具陈心得,从而令得分明,医道精进。第二、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医之体虽为一,然其用却散为万。各位师兄弟姐妹,各有擅长,且在各自领域已小有建树,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故而希望我们能够心态归零,打开心胸,打破固有思维,以一颗赤子之心来互相交流。正如《大学》所谓: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亦。
第三、胸中有道义,修身要正身。中国文化自古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何种职业,身在何处,最终都是做人。学医之人,心系阴阳,身兼疾苦,更应该注重修身。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修身重在正身,重在做一个有正义、有道心的人,这样才能真正让从医之路更宽广。第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医精髓在于天人合一,中医命脉在于传承不息,我们要有一种使命感,要有担起传承中医的远大胸怀。希望师兄弟姐妹永远保持空杯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始终谨记我们是一名中医人,更是一名中医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努力传播和发扬中医药文化。
希望以上四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一起共勉,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为中医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预祝我们本次大医之路·医道传承——第四届臧云彩学生读书与临证经验交流会圆满成功!201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师从河南中医药大学知名青年中医专家臧云彩教授、省级名中医高翔教授、国家级妇科专家(传承博士后导师)褚玉霞教授等多位知名中医,许昌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擅长妇科病、心脑血管病、肝胆脾胃病、乳腺病、各科肿瘤、顽固性失眠、头晕、不明原因水肿、复发性口腔溃疡、痤疮、面斑、长期无名发热及小儿发热、咳嗽、积食等疾病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关于本号名称“大国医论坛”和本号作者“明中医”的说明
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的本字含义,即人的心中道的特性,亦大道在人心的体现。“大国医论坛”,即研讨交流国医之道的平台,弘扬光大国医的平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同样,大医之道,亦在于明医德、明医理,使医道彰明。做“明中医”,当是我辈的追求。本号文章凡作者署名为“明中医”者,均为我们的集体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