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大喝过春节 小心痛风来敲门

2021
02/23

+
分享
评论
足踝外科王医生
A-
A+
 
辛丑年的春节依然笼罩在新冠肺炎的阴霾下,大家既然不能出远门,那就只好在饭桌前、客厅里好好享受假期时光了。朋友圈里不见了雪地温泉、阳光沙滩,取而代之的是鸡鸭鱼肉、虾兵蟹将。随着假期走向结尾,大家体内的嘌呤负荷也将达到顶峰,虽然新冠抬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未来几天像老杨这样痛风发作的患者人数估计会显著增加。


   

痛风究竟是怎么回事?

痛风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关节炎,最常发生在大脚趾的内侧,因此我们足踝外科医生也经常会遇到痛风发作的患者。有人要问,痛风是不是只会发生在大脚趾呢?其实啊,全身各个关节都有可能发生痛风,除了大脚趾,比较常见的部位还包括踝关节、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以及手指关节。

 

痛风的典型表现是关节又红又肿,疼痛剧烈,尤其是发作早期,碰都不能碰。这样的症状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一阵风,很多患者反应发作期过后就像没事一样,但痛起来真的要命,也有一些患者在发作期过后依然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


   

为什么人会得痛风?

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里,导致关节发炎,出现剧烈疼痛,这就是所谓的痛风。

那尿酸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说到尿酸,就一定要提到嘌呤,各种食物饮料或多或少都含有嘌呤,人体在摄入嘌呤之后,会将它消化分解,尿酸正是嘌呤的分解产物。

正常情况下,多余的尿酸会随尿液排出;而在痛风患者的身体里,尿酸生成过多而排出不足,进而出现尿酸蓄积,然后痛风就发生了。

如果放任尿酸慢慢堆积不及时处理,它还会进一步破坏关节,并形成痛风石(大块的尿酸结晶),甚至危害到我们宝贵的肾脏。

 


   

验血尿酸不高是不是就能排除痛风了?

有不少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并不高,但临床符合的还是要诊断痛风的,在必要时可以进一步做CT、超声或者关节穿刺抽液化验。

 


   

哪些人容易得痛风?

  • 饮食不健康(摄入高嘌呤食物过多)

  • 肥胖人群

  • 有痛风家族史

  • 糖尿病及其他代谢障碍患者

  • 肾功能不全患者

  • 30至50岁男性

  • 绝经后妇女

  • 长期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常见于降血压复合制剂)


   

如何避免痛风的发生?

聪明的读者可能已经想到了,只要减少尿酸的生成,加速尿酸的排出,就可以有效应对痛风了。

  • 如何减少尿酸的生成?

尿酸来自于嘌呤,只要从源头上减少嘌呤的摄入,就可以有效减少尿酸的生成。

海鲜、动物内脏中的嘌呤含量特别高,建议痛风高危人群完全避免食用,肉类禽类食物的嘌呤含量也较高,需要限制食用;需要注意的是,素菜也不全是低嘌呤的,像芦笋、豆类、香菇、紫菜的嘌呤含量也非常高。



  • 如何加速尿酸的排出?

尿酸主要是通过尿液排出的,多喝水可以显著增加尿酸的排出量。

酒精、含有果糖或者玉米糖浆的甜味饮料则会减少尿酸的排出,因此痛风患者是需要戒酒(尤其是啤酒)并限制饮用甜味饮料的。



   

痛风应该如何治疗?

除了以上说到的注意事项,对于已经发生痛风的患者来说,药物治疗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痛风发作的急性期,可以选择服用消炎镇痛类药物、秋水仙碱,必要时也可以应用类固醇激素。

在痛风间歇期与慢性期,可以服用降尿酸的药物。降尿酸药物一共有两类,第一类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包括别嘌呤醇与非布司他;第二类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包括立加利仙和丙磺舒。

 


   

有什么食物能够帮助预防痛风?

研究证明,咖啡、茶、维他命C、樱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血液中尿酸的水平,从而减少痛风的发生。

 


   

要点总结

管住嘴

(低嘌呤饮食,控制热量,避免饮酒及甜味饮料)

多喝水

(每天2000毫升)

药物治疗要分期

(急性期与慢性期不一样哦)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慢性期,痛风,春节,尿酸,关节,嘌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