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 从过去10年临床研发成功率,看未来生物医药领域发展

2021
02/22

+
分享
评论
柏思荟
A-
A+

近日,生物技术公司、学术机构和国家生物技术中心及相关组织的贸易协会BIO与QLS Advisors(量化生命科学咨询公司)对过去十年的药物临床研发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总体批准可能性(The overall likelihood of approval,LOA)的行业分析。



分析从各试验阶段(I期、II期、III期和监管备案)、14大类疾病(血液类、代谢类、传染病类、眼科、自身免疫性、过敏、消化类、呼吸类、泌尿系统、精神病等)、药物模式(CAR-T、siRNA/RNA、单抗、ADC、基因疗法、疫苗、蛋白、小分子等)和其他因素对药物研发的影响等各方面,对2011-2020年间Biomedtracker数据库中的1779个公司的9704个临床用药研发项目中的12728个临床和审批过渡期的药物进行了分类评估。


根据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1-2020年期间,从临床I期开始到获批上市,LOA(Likelihood of Approved)为7.9%。从图1 上来看,临床II试验为整个过程的限速步骤,这与临床II试验作为药物概念验证性试验,不仅仅是成药性的验证,更加是商业化策略的衡量和验证。在此阶段,各个制药公司都表现得非常谨慎,从图2的药物研发时间分别上就可以看出,临床II试验人数远低于临床III试验,但是各个疾病领域在临床II试验所花费的时间与临床III试验几乎一致,在肿瘤、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肾病等领域甚至多于临床III期。


图1 各个阶段药物研发成功率



图2 各个阶段药物研发成功率


随着免疫学,蛋白组学、基因组学等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从组织水平提高到了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疾病发病机制和药物作用机制的越来越清晰,从非靶向药物到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药物模式从小分子扩充到单克隆抗体药物、细胞免疫治疗、小核酸药物、ADC药物、基因治疗等生物药,物药的占比从过去的10年的从25%增长到40%。


虽然药物本身的复杂性增加了,但是药物作用的靶点更加清晰,作用机制更加明确,由此药物的LOA也大大提高。从图3可以看出,相比于小分子药物7.5%的LOA,单抗药物的LOA为12.1%,而小核酸药物和细胞免疫治疗的LOA达到了13.5%和17.3%,两倍于小分子药物。


图3 不同药物模式成功率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不断渗透,药物治疗与伴随诊断相结合,不但提高药物治疗的个性化和有效性,也大大提高了药物研发的成功概率。从图4可以看出,拥有相应生物标志物的药物研发项目的LOA为15.9%,几乎两倍于没有生物标志物的药物研发项目(LOA为7.6%)。在临床I期,有无生物标志物两者的LOA相差不大,主要是由于I期试验为安全性评价试验。在II期临床试验,有生物标志物的药物研发项目的LOA为46.3%,相比于28.3%提升巨大,极大的提升了限速步骤的LOA,在临床III,有生物标志物的LOA为68.2%相比于无生物标志物的提升了10%以上。



图4 患者预期生物标志物研发药物的成功率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生物医药的研发已经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未来几年,CAR-T细胞疗法、抗体药物、基因疗法等生物药的研发高成功概率,将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伴随诊断与药物研发将结合得更加紧密。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医药,生物,临床,研发,药物,疾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