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告诫:3种行为堪称“伤肝利器”,提醒身边人,要尽量改掉!
肝脏是人体当中特别重要的代谢器官,既能够分泌出胆汁,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还能够分解身体当中一些有毒物质,起到排毒的功效,对人体的正常机能运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很容易导致肝脏受到损伤,从而患上一些疾病,比如肝炎、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对患者生命有着较大威胁。
那么,到底哪些行为会损伤到肝脏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希望引起所有人的警惕。
哪些行为会使肝脏受到伤害?
一、自行胡乱服用药物
大多数的药物进入人体内之后,都要经过肝脏进行分解。分解之后会进入肾脏当中,然后排出体外。如果在日常生活当中,出现胡乱服用一些药物的现象,会使得肝脏的负担加重,很容易导致肝功能下降。
另外,有很多药物会对肝脏造成很大的损伤,使得肝细胞出现中毒现象。如果情况严重,会直接导致肝脏急性中毒。如果毒性较慢,就会使肝细胞出现慢性中毒现象,炎症影响到肝脏的功能。
比如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使用到的感冒药,比如一些含有对乙酰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药物。这是一种非常多见的感冒药物,一般针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发烧以及浑身疼痛的症状,有着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这一类药物对肝脏的损伤非常大。一旦过量服用,或者是长时间服用,药物在体内就会被广泛代谢,然后会产生一些毒性代谢物。这种毒性代谢物会使得肝脏细胞受到严重损伤,从而出现肝细胞坏死现象。
二、不良的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造成肝脏受到损伤的主要原因。例如比如食用一些霉变类食物。在发霉的食物当中含有很多的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会直接作用于肝脏细胞。
如果摄入量过多,肝细胞就会因中毒而快速坏死。如果微量摄入,会引起肝细胞中毒,很容易导致患上肝癌。比如一些长时间浸泡的菌类食物,发霉的粮食、坚果等食物。另外,腐烂、变质的水果、蔬菜当中,都含有大量的黄曲霉毒素。
另外,如果长时间食用一些烟熏食物、腊味食物、腌制食物、烧烤类食物、油炸类食物,患上一些肝脏疾病的几率也会非常高。这些食物当中含有的一些化学类成分具有很强的毒性,会使得肝脏的负担加重,从而诱发很多肝脏疾病。
三、错误的生活习惯
长时间熬夜以及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当中,以及大量饮酒抽烟的话,就很容易导致患上一些肝脏疾病。这些错误的生活方式会直接导致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并且会使得肝脏的代谢功能下降,从而影响到肝脏健康。而且这些错误的生活习惯一旦使肝脏受损,这种损伤是不可逆转的。
总而言之,如果想要保护肝脏健康,以上三种行为一定要禁止出现。另外,每天要适当的补充水分,可以喝一些大麦茶、菊花茶、枸杞茶,都能够起到疏肝解郁以及养肝护肝的作用。
除此以外,每天应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能够起到增强免疫功能、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以及加速新陈代谢的作用,对于肝脏排毒也有一定的帮助。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