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患者,如何治疗才有比较好的生存获益?

2021
02/22

+
分享
评论
郑涛913
A-
A+




脑胶质瘤可分为I~IV级,I、II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III、IV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胶质母细胞瘤也属于高级别脑胶质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


根据《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一般来说,手术、放疗、化疗可用于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在手术的基础治疗之上,尽早开展放化疗和电场治疗,可取得显著的生存获益。


我们来看看这四种治疗方式都有什么特点吧~

 




 

手术治疗

 






由于胶质瘤并不像其他实体肿瘤具有明确的边界,因此使用新型手术辅助技术更有利于提高手术切除程度、判断肿瘤边界,加强术中对功能区的保护。根据胶质瘤的分级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高级别胶质瘤更易和正常组织相渗透,难以做到完全切除,使用神经导航等新辅助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切除肿瘤组织,延迟术后复发,延长生存期。


 

低级别胶质瘤发病位置靠近重要的功能区,如运动、语言、视力等,因此,术中常需要唤醒或使用定位技术,在保证正常功能的情况下切除胶质瘤。



药物治疗


化疗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治疗方式。其原理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坏死,进一步将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杀灭。大部分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和器官也会造成一定损害。


大脑本身有一层血-脑屏障的保护,很多化疗药物难以穿透这层屏障起到治疗效果。胶质瘤细胞本身也容易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化疗的顺利开展可谓是“困难重重”,适用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化疗药物也相对较少。



放射治疗


 

 

 


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手术并不能完全切除肿瘤,化疗药物在穿透血脑屏障时仍有阻碍,进入大脑后药物浓度有所降低。  
放疗可以定向杀灭残余肿瘤细胞,所以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可根据预后风险的高低选择放疗方案,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尽早(2-6周内)进行放疗,生存获益越好(2级证据).  


放射性脑损伤可在放疗后6周出现,最长则在放疗结束后3年仍可出现脑损伤,且症状出现时间越晚,损伤可能更严重,甚至不可逆。


减少放射性损伤的根本在于预防,合理规划照射总剂量、分次量及合适的靶区体积均可有效减少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率。


电场治疗


早在2015年,美国FDA便批准电场治疗用于新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治疗(1级证据),随后电场治疗在日本上市,2020年5月在我国获批上市。《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也推荐其用于新发胶质母细胞瘤(1级证据)和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治疗(2级证据)。相比于传统的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等方式,电场治疗除了可能会发生头皮敏感和接触性皮炎,几乎没有其他不良反应。



EF-14试验纳入695例已完成标准手术与同步放化疗的新诊断较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电场治疗联合替莫唑胺 对照 替莫唑胺单药化疗。  


“ 结果显示:每天佩戴电场时间>22小时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29.3%,是单独化疗患者5年生存率的6.5倍以上。”


相对来说,电场治疗具有安全、不良反应小、患者可耐受等优点,与化疗药联合使用还可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度,避免了治疗毒性重叠,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是胶质瘤患者们的好消息。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胶质瘤,患者,生存,治疗,电场,化疗,肿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