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MRI入门,先来认识序列

2021
02/22

+
分享
评论
急诊医学资讯
A-
A+



新媒体管家



■ 在开始共同学习MRI序列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些内容。


部分容积效应,经常会影响我们看到的影像,使之变得“不真实”,从而可能会导致误诊。层厚是影响部分容积效应的重要因素,层厚越厚,越容易出现部分容积效应伪影。


为什么我们不扫薄一点?


层厚越薄,同样的扫描范围,就需要越多的层数,这会导致时间延长。试想,在国内检查量严重超负荷的情况下,常规扫描要延长时间,变得不现实。


国内头颅横断位一般层厚是5mm-10mm。我们单位用的是6mm,层间距1mm,18层,兼顾了胶片打印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常规用冠状位、矢状位做补充,增加了病变的检出率。


窗宽窗位技术,是数字影像时代每一名影像医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不同区域、不同病变,可能需要不同的窗宽窗位才能更好的发现、分析。从接触DICOM数字影像开始,你就应该着手去练习调节窗宽窗位,直至能灵活应用。


先发现,然后综合分析。发现异常或可疑异常,可能某一序列就行了,分析却需要综合多序列、多角度影像,甚至前后对比,乃至临床影像相结合。


入门阶段,应注重培养“发现”的观察习惯,多锻炼“分析”思维,勤积累。


■ 言归正传。


头颅MRI序列有不少,T2WI、T1WI、FLAIR、DWI、T2*WI、SWI、ASL、T1-IR、3D T1-FFE、MRA、MRV……


国内常规扫描的并不多(主要是检查量严重超负荷的缘故),T2WI、T1WI、FLAIR都会扫描,DWI部分单位会常规扫描,T2*WI常规扫的非常非常少;MRA是可另外收费项目;MRV、SWI、T1-IR、3D T1-FFE常规不扫描。


我们单位常规扫了横断位T2WI、T1WI、FLAIR、DWI、T2*WI,冠状位T2WI,矢状位T1WI。(由于扫得比较全,因此好多疾病图像比较难得的齐全)


在“认识序列”中,我们将介绍T2WI、T1WI、FLAIR、DWI、T2*WI、MRA、MRV。


■ 本期我们将共同学习T2WI。


以前老师经常说,T1WI看解剖,T2WI看病变。这是很有道理的,当然不是绝对的!


脑白质呈低信号,灰质(皮层和灰质核团)呈稍高信号,脑脊液呈显著高信号,脑血管呈低无信号(流空效应),这是T2WI的特征(图A)。


图A


不管是高信号,还是低信号,甚至形态异常,都是观察T2WI时必须关注的内容(图B、C、D)。从这个角度来说,T2WI是非常全面的一个序列。


图B


图C


图D


以下图像(图1-9)按照颅底到头顶的顺序排列,并选择性标注、加以说明:


层厚/层间距6mm/1mm

图1


鼻咽癌在南方是个常见病,因此,鼻咽部、咽旁、咽后间隙是必须仔细观察的。尽管鼻咽癌在南方比较常见,但实践中必须清楚,鼻咽炎性增生比鼻咽癌常见得多(环境恶化所致)。


T2WI判断血管病变的基础是流空效应。椎动脉颅内段是夹层动脉瘤好发区域,椎动脉闭塞也常见(图E、F)。


注意,T2WI也是筛查脑动脉病变的一个不能忽视的有用工具!不要认为,血管只能MRA才能观察!


图E


图F


图2


MRI虽然对骨细微结构的显示较差,但对骨病变的发现与定性很有帮助,发现病变甚至比CT、ECT早得多;但T2WI价值比不过T1WI。


内听道较细,扫描层厚偏厚,因此容易出现部分容积效应伪影。本例右侧貌似被实性病灶填充了,实际上是该层图像刚好扫到部分内听道及部分内听道壁。综合冠状位、其它序列有助区分(图G)。


图G


由于脑干周围脑脊液搏动影响,延髓前侧部分T2WI容易出现伪影(图H),不要轻易认为是异常。综合其它序列、冠状位T2WI有助于区分。


图H


以前延髓早期梗死容易漏诊。由于DWI的广泛应用,延髓梗死在DWI显示尤为直观,呈高信号;再漏诊就非常非常不应该了。


图3


筛窦黏液囊肿、蝶窦潴留囊肿是常见病。而蝶筛气房(相关阅读:即时学习 | 即时病例0002)容易误认为异常,继发黏液囊肿时,可压迫到邻近结构(视神经等),症状明显。


颈内动脉虹吸段是脑动脉瘤的好发部位(图I)。动脉瘤由于大小、部位不同,会影响T2WI检出,但发现率并不低!并不低!!不要漏诊!!!动脉闭塞,T2WI更是可以确诊!(图J)


图I


图J


由于基底动脉与扫描层面近垂直,所以基底动脉的病变非常好发现!(图K)


图K


横窦、乙状窦由于低流速、双向血流的缘故,有些时候T2WI、FLAIR上可呈高信号(图L),应综合其它序列(DWI、T2*WI等)与静脉窦血栓区分。


图L


图4


由于扫描层厚偏厚以及个体差异,大脑中动脉水平段不一定在一个层面能完整显示。


willis环、大脑中动脉分叉部也是脑动脉瘤的好发区域,表现为局限性突出的流空信号为主的囊状影(图M)。


图M


大脑中动脉闭塞,常规T2WI均可以发现、诊断!(图N)


图N


不要忽视T2WI对动脉、静脉、静脉窦病变发现、诊断的价值!!!大到出乎你意料!(意不意外?欢不欢喜?


图5


此层面大脑中动脉很好观察,常见的是血管减少,表现为流空信号稀少(图N),这是近段闭塞的缘故。


皮质脊髓束在T2WI、FLAIR、DWI上呈稍高信号,可能会被误认为异常。


侧脑室三角区旁经常可见“凸出”的联络纤维,容易被误认为灰质异位。注意,灰质异位信号跟皮质一致,而联络纤维跟白质一致。(相关阅读:入门 | 标注记忆病例0007即时学习 | 即时病例0014


图6


再次强调,T2WI是观察静脉窦异常的非常有用的工具,正常表现为流空信号(低无信号)。


可能脑间质液进入侧脑室时更集中于额角前、外侧部,这个区域T2WI、FLAIR经常容易信号增高,老年人尤为常见、明显。(相关阅读:入门 | 标注记忆病例0007


图7


图8


中央沟是额顶叶的分界线,此层面非常好辨认。


额上沟分开额上回和额中回,与中央沟近垂直。


图9


浅静脉教科书介绍的比较少,粗大的浅静脉变异容易被误认为异常!


横断位上矢状窦前后走行段很少能包全,冠状位T2WI是观察该段的非常好的序列!(图P)


图O


图P


■ 小结:



• 脑白质呈低信号,灰质(皮层和灰质核团)呈稍高信号,脑脊液呈显著高信号,脑血管呈低无信号(流空效应),这是T2WI的特征。


• T2WI是个比较全面的序列,从“发现”角度,不管是高信号、还是低信号,甚至形态异常,都是必须关注的内容。


• 鼻咽癌在南方是个常见病,因此,鼻咽、咽旁、咽后间隙是必须仔细观察的;注意与炎性增生鉴别。


• MRI虽然对骨细微结构的显示较差,但对骨病变的发现与定性是很有帮助的,发现病变甚至比CT、ECT早得多。


• 内听道较细,扫描层厚偏厚,因此容易出现部分容积效应伪影。综合其它序列、多角度比较是良策。


• 蝶筛气房容易误认为异常,继发黏液囊肿时,可压迫到邻近结构(视神经等),症状明显。


• 动脉、静脉、静脉窦病变,T2WI是严重被忽视、低估的序列,不管是动脉瘤,还是闭塞、血管畸形、静脉窦血栓。


• 由于脑脊液搏动影响,延髓前侧部分T2WI容易出现伪影,不要轻易认为是异常。综合其它序列、冠状位T2WI有助于区分。


• 横窦、乙状窦由于低流速、双向血流的缘故,有些时候T2WI、FLAIR上可呈高信号,应综合其它序列(DWI、T2*WI等)与静脉窦血栓区分。


• 皮质脊髓束在T2WI、FLAIR、DWI上呈稍高信号,可能会被误认为异常。


• 侧脑室三角区旁经常可见“凸出”的联络纤维,容易被误认为灰质异位。


• 可能脑间质液进入侧脑室时更集中于额角前、外侧部,这个区域T2WI、FLAIR经常容易信号增高,老年人尤为常见、明显。


-THE END-
 

来源:东江影像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动脉瘤,头颅,序列,信号,灰质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