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Therapeutic Solutions International宣布其分拆公司Campbell Neurosciences完成一项验证试验,评估炎症细胞因子血液水平作为预测受试者自杀意念标志物。
该临床试验代码为NCT04606875,共计30名受试者参与,分为三组,每组十人:第一组,无自杀史;第二组,曾有自杀意念;第三组,曾有自杀意念,并在过去6个月内试图自杀。
结果:第一组细胞因子水平为7.6±2.4pg/ml,第二组为28.9±6.3pg/ml,第三组为45.8±7.7pg/ml。
自杀在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患者中有很高的患病率,2008年,德国马格德堡大学研究人员曾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情感障碍患者与对照组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前扣带皮质(ACC)、内侧丘脑(MD)和海马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及表达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血液中炎症细胞因子测定预测自杀,更为简易和安全,然而抗炎药在抑郁症治疗方面却是希望大于结果。
2019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唐洲平等发表文章,通过Meta分析证实,非甾体抗炎药、四环素类抗生素——米诺环素(Minocycline)、PPARγ激动剂——吡咯列酮等对照安慰剂,可显著改善抗抑郁治疗效果。
然而,肿瘤坏死因子 (TNF) 抑制剂——英夫利昔单抗辅助治疗双相抑郁效果并不理想(NCT02363738),GSK和强生的全人源IL- 6单抗——Sirukamab在完成重度抑郁症II期临床(NCT02473289)后也没了下文,开发抗炎药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路还很远。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凯莱英,感谢关注、转发。欢迎媒体/机构转载,转载请注明来自“凯莱英药闻”。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