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爱干净产生的CT伪影,你见过“欠采样伪影”吗?

2021
02/19

+
分享
评论
鼎湖影像
A-
A+
 
先看一下这幅图像有什么伪影?


请大家仔细观察

找到之后请继续浏览


(图片源自网络)

在肝脏上可以看到明显的平行条状伪影


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案在下面两幅图像中
请继续仔细观察这两幅图像有什么不同
提示
这是两个不同的病人


请大家仔细观察
找到之后请继续浏览

(图片源自网络)


找到答案了吗?


图像下方可见检查床的断层图像,左侧图像可见三条线,右侧图像有两条。


问题就出在这多出来的一条线上
这是什么?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比较爱干净的医院
为了防止造影剂、血液或其他体液渗入CT检查床
使用透明的PVC软玻璃垫
放置在检查床上
看上去干净美观

PVC透明软玻璃防水垫(图片源自网络)

但是在检查床的边缘
由于角度问题
射线穿过这个薄薄的软玻璃垫
导致了伪影的产生

由于体块边缘的欠采样,水模中的聚四氟乙烯块的CT图像显示出混叠(箭头)。
Barrett J F , Keat N . Artifacts in CT: recognition and avoidance.[J]. Radiographics, 2004, 24(6):1679-1691.

什么是欠采样

用于重建CT图像的投影数量是图像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

投影之间的间隔太大(欠采样)

会导致计算机对与锋利边缘和小物体有关的信息进行配准错误

其中细小条纹似乎从密集结构的边缘放射出

但与之隔开一定距离

出现在结构附近的条纹更有可能是由投影内的欠采样引起的


该伪影可能不会对图像的诊断质量产生太大的影响

因为均匀分布的线通常不会模仿任何解剖结构

但是

在精细细节的分辨率很重要的情况下

需要尽可能避免采样不足的现象

通过获取每次旋转最大数量的投影

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混淆条纹伪影


飞焦点技术

飞焦点是指在X射线产生的过程中,电子束在磁偏转线圈的作用下,轰击在阳极靶面的不同位置上,从而使得焦点在两个不同的靶面部位快速变换。在扫描平面内(即X,Y轴上)采用飞焦点,由于X射线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投射,因而在不增加X射线的情况下,使探测器的采样间距提高了一倍,从而提高平面内的空间分辨率,这个技术在西门子CT上很早就已采用。同样原理,如果将平面内的飞焦点技术应用到Z轴上,即通过X光焦点在Z轴方向上周期性运动(也叫Z轴飞焦点,即Z-Sharp技术)从而就能使同时采集的CT排数加倍,得到双倍于探测器数量的图像。
Ulzheimer S., Bongers M., Flohr T. (2018) Multi-slice CT: Current Technology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In: Nikolaou K., Bamberg F., Laghi A., Rubin G. (eds) Multislice CT. Medical Radiology. Springer, Cham. https://doi.org/10.1007/174_2018_187



在某些扫描仪上

这只能通过使用较低的旋转速度来实现

而在其他扫描仪上

投影的数量与旋转速度无关

可以通过使用专门的高分辨率技术(如飞焦点)来减少射线混淆

采用这种技术来增加投影内的样本数量


总结一下

如果需要使用额外的床垫

尽量不要选择这种PVC软玻璃材质的垫子

但如果认为该伪影不影响图像质量

可以考虑继续使用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X射线,分辨率,CT,采样,图像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