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朋友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医院或体检中心做检查时发现血压很高,以为自己得了高血压,可按要求回家测量,或者做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后又发现,血压又是正常的,但只要一到医院测量,血压肯定会高。
这种情况,就叫做“白大衣高血压”。
具体来说,就是在诊室测量时,血压≥140/90mmHg,但在家自测血压或者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的白昼血压,血压又会低于<135/85mmHg,简单来说,就是只有在医院或诊室测量时,才会出现高血压的情况,就可以判断为白大衣高血压。
会出现白大衣高血压的人,比较容易受到环境、语言、心情等因素的影响,比如见到医生护士就紧张、在医院时人多环境嘈杂、个人心理承受力较低,再加上自身一些激素水平的升高,比如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就很容易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出现血压上升等一系列反应。
在过去,对于白大衣高血压是否需要治疗,一直有争论。
近年来的研究认为,白大衣高血压是一种处于正常血压和持续性高血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具有潜在的心血管危险。尽管在家测量的血压值在正常范围内,但出现白大衣高血压的人群,在家测量的血压值通常会比正常人高5~10mmHg。
与血压真正正常的人相比,白大衣高血压人群的心血管风险是有所增加的。
对于成年人来说,白大衣高血压会造成一定的靶器官损害和代谢危险,常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而对于青少年来说,白大衣高血压也可能是成年后发生持续性高血压的前兆。
因为白大衣高血压有一定的几率会发展为高血压或者会引起心血管病的风险,针对白大衣高血压的人群,目前主要是强调非药物治疗,也就是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适当的体育锻炼来降低导致血压上升的激素分泌,从而减少发展成高血压的风险及心血管的危险性。
总体来说,白大衣高血压的危险性不是很大,不必过度紧张。但也不能因此完全放松,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要养成定期监测血压的习惯,及时了解自身的血压状况。
如果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会比普通人高,所以不论是否有白大衣高血压的问题,都应该养成在家定期监测血压的习惯,同时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来干预,降低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如果白大衣高血压伴有糖尿病,或者心脑血管疾病,并且诊室外血压达到了正常高值的范围(也就是收缩压在13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达到了85~90mmHg之间)也应该进行适当的降压治疗。
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白大衣高血压》
医脉通《白大衣高血压真的是良性,不需要干预吗?》
人民网《看见“白大褂”就紧张?“白大衣高血压”这样治疗》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