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时节,空气湿度增大,而夜间气温降低,湿热空气很容易再次时凝成雨滴,导致夜间降水频繁。而阴雨增多使雨云遮挡阳光,所以此时白天地面光照也较少。同时,雨水到达地面,蒸发后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又会使地面空气温度进一步降低,造成既潮湿又寒冷的天气。
三招防“湿寒”
(1)不要过早减少衣物。春季阳气生发,体热的人更容易感到热。此时如果过早地减少衣物会导致体热外泄,使湿寒之气侵入体内,损伤关节。
(2)禁用冷水洗漱,年老体弱者应特别注意。中医五行之中,水与肾对应,肾主骨。雨水时节用冷水洗手会使湿寒侵入手部关节并且滞留其中,导致手指酸痛,严重的还会造成手指变形;如果用冷水洗头或洗脸的话,则湿寒之气侵入头部,容易导致头疼。
(3)洗头后应及时吹干。洗头后如果不吹干也会导致湿寒之邪入侵,从而引起头疼。
雨水节气要注意饮食调理
喝汤粥养脾胃
雨水时节,人的脾胃容易虚弱,此时应多食汤粥以滋养脾胃。汤粥容易消化,不会加重脾胃负担,山药粥、红枣粥、莲子汤都是很好的选择。如果将汤粥配上适当的中药做成药膳还能滋补强身。如可根据初春时节肝气旺盛的特点,在药膳中加入沙参、西洋参、决明子、白菊花、首乌粉等升发阳气之药材。
脾胃虚弱的人应避免进食饼干等干硬食物。因为干硬食物不仅不好消化,还可能给胃黏膜造成损伤。另外,老年人脾胃功能不好,此时应以流食和松软的食物为主,这类食物可以促进人体对营养的吸收。最后,晚餐要尽量少吃,因为如果晚餐过量,则可能造成消化不良的症状,还会影响睡眠,“胃不合则卧不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吃辣,放燥热
雨水时节,空气湿度增加,但气温仍然很低,因此此时的天气寒中带湿。在这种环境下,人体往往预热壅阻。此时若吃燥热的食物无异于“火上浇油”。预热让人想吃凉东西,但吃凉过多,则会使脏腑为湿寒所伤,出现胃寒、腹泻等症状。所以,雨水时节饮食应以中庸为原则,不吃生冷之物,也不能吃大热之物。冷饮、辣椒都是应当慎食的,尤其要注意的是要少喝酒,特别是白酒。
高蛋白,御春寒
雨水时节还属于早春,寒流经常光顾,昼夜温差也较大。在寒冷的条件下,人体内的蛋白质加速分解,从而使人的抗病能力降低。所以,此时人体就需要摄入足够的热量来保持体温,应对寒冷。鱼、虾、鸡肉、牛肉、豆制品等含有较高的热量和丰富的蛋白质,所以此时应该多吃。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此时饮食也应该多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且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品,牛奶、酸奶、蛋类都是比较合适的食物。
雨水节气养生操,我们一起学起来
第一式:起式,双手向腹前徐徐抬起,手掌心向上,中指相接置于小腹。吸气时,双手缓缓上提至胸口处。翻转双掌,使掌心向下,保持中指相接状态。呼气时,双手缓缓下压至小腹处。然后翻转掌心向上,保持中指相接状态。重复以上吸气、呼气相关动作共12次。结束后,回复至预备式。
第二式:双手向腹前徐徐抬起,手掌心向上,中指相接置于胸前。吸气时,双手慢慢上提至脸前翻掌,使掌心向上,上提至头顶上,似手掌托天,微微抬头两眼向上看。翻转双掌,使掌心向下,保持中指相接状态。呼气时,双手缓缓下压至胸前处。然后翻转掌心向上,保持中指相接状态。重复以上吸气、呼气相关动作共12次。结束后,回复至预备式。
第三式:双手向腹前徐徐抬起,手掌心向上,中指相接置于胸前,翻转手掌,使掌心向下。吸气时,头颈带动肩部、躯干、腰部向右后方转动,同时头部向上稍稍仰起,如“回首望月”状。呼气时,头颈带动身体恢复中正状态。过程中双手保持置于胸前。重复以上吸气、呼气相关动作共12次。结束后,回复至预备式。
第四式:动作同第三式,“回首望月”方向改为左后方,共12次。结束后,回复至预备式。
收功:预备式姿势,自然呼吸片刻即可。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