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的朋友圈:你以为医生会看?

2021
02/18

+
分享
评论
思齐俱乐部
A-
A+

80421613603710618     

专栏作者/长老姓唐  专注医药销售。

本届医药代表很难。

集采、疫情、医药代表备案等接踵而至之后,线上推广成为愈发流行的词语。

热闹之中,医药代表们的朋友圈也迎来了大变样,逐渐退去个人色彩,俨然成为一个与客户沟通的互联网平台,而常常活成了一个“五三二”阵型

84531613603710843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似乎也有活络的代表营销出圈的,甚至还有疑似以性感风来号召客户使用自家PD-(L)1的朋友圈截图流出(此处不方便分享,你懂的)。

恰如当年某前辈向笔者分享成功经验:“拜访可穿牛仔短裤或短裙。任务完成得好的客户,可以看到大部或全部。而见任务完成得不好的客户,则靠近桌子,使之不得探究。”笔者听罢直摇头:“方法虽好,奈何腿毛太多。”时代在发展,不得不感叹,如今朋友圈也有设部分可见的类似功能,而江山则继续代有人才出。

29391613603710927

好了,扯远了,回到正题。

那么,什么是“五三二”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调研,看看近期您自己的朋友圈与“五三二”相似度有多高:

五个转发

(1)网络课程转发:图片+文字简介

(2)客户或目标医院相关推文转发

(3)医药圈推文转发

(4)公司新闻转发

(5)鸡汤文转发

三个点赞:

(1)点赞客户

(2)点赞商业

(3)点赞同事

二点心得:

(1)加班心得

(2)会议心得

那么,这样的朋友圈,医生会看吗?

答案很简单:老板满意就好,医生应该早把我们屏蔽了。

【朋友圈的迷失】  

而我们医药代表所面临的“朋友圈”迷失,不仅仅是我们的迷失,微信本身也在迷失。即朋友圈是生活方式的互动,还是工作之间的交流。

为了工作,微信有企业微信可供选择。但实际上很多公司仍然像当年用QQ一样在把QQ及QQ群作为工作沟通的手段。而微信与QQ不一样的是,同一个手机号仅能注册一个微信,所以更加剧了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在朋友圈中的冲突。这些冲突最为典型的是朋友、同事、客户等都在同一个朋友圈,使得一些小众的分享显得不是那么适宜了。

如笔者作为一名粪青,常年吐槽各类事情;还作为一名类文艺青年,早年的QQ空间也有大量低质量的文学作品。但这些在微信朋友圈发,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

犹记得当初朋友圈刚刚兴起的时候,笔者连发了好几天的散文诗,然后一名药剂科的老师忍不住问我:“小伙子,是不是最近压力比较大啊?”——因为前两天在库存管理问题上,我俩产生了一些不一致……

很感谢微信朋友圈是向善的,后来有了设置半年、三天可见的功能。尤其是半年可见对医药人来讲很实用——以后换了东家,不必再回来删朋友圈了。

未来会怎样  

工作对于个人空间的侵蚀,自古以来有之。要做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实际上是很难的事情。要做到像陶渊明一样回归田园很难。君不见当年的南山之中的隐居名士,也大多是有仆童的,故寻隐者不遇后会有“松下问童子”的名诗传世。

故家中没有累积几代的资本,则难有田园般的朋友圈,每日可享受的大多是生活的毒打。李子柒等网红,也不过是田园为外衣的商业化。当朋友圈越来越公司化,个性的表达随之越来越少。

那么,什么时候朋友圈的迷失会改善了呢?当然是大家都不再怎么看朋友圈的时候。

想想曾经辉煌的QQ空间,抑或是更早的博客,都逃不过这一历史宿命。当一个工具逐渐失去它的初心,从“朋友圈”蜕变为“商业圈”之后,用脚投票可能是终局。

话说,笔者看朋友圈的频率已从每日若干次到每周若干次了,不知诸君如何。

文章声明: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本文版权归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 END -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医药代表,朋友圈,屏蔽,医生,集采,垫资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