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临床上个体的差异性等各种原因,现逐步规范手术患者输液量,手术患者输液量实现个体化
1. 复苏时的液体选择仍应优先考虑晶体,输注钠离子浓度为130~150 mmol/L的晶体液为主。首个15 min可输注500 ml。复苏时切勿使用低替代度的羟乙基淀粉溶液。在脓毒症患者复苏时,可考虑使用4%~5%白蛋白溶液。2. 大多数患者的静脉液体治疗是维持治疗。初始输液量为25~30 ml/(kg·d),钾、钠和氯均<1 mmol/(kg·d),葡萄糖为50~100 g/d。须指出,国内很多医院维持治疗的静脉输液量与葡萄供给量均高于上述国际共识,这可能是造成手术患者液体过多的原因之一。3. 对于肥胖患者的液体维持治疗,可按其理想体重计算液体的需要量。使用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量的低限来计算液体需要量。事实上,为了维持日常需要,很少有患者的液体需量>3000 ml。对于体重指数(BMI)>40的患者则须同高年资医师共同讨论决定液体需要量。4. 对特殊患者在进行静脉液体维持治疗时应控制液体的供给,可按20~25 ml/(kg·d)决定液体的需要量,包括老年或虚弱患者、肾功能损害和心功能不全患者、营养不良与可能发生再灌注综合征患者。5. 对于常见的水和电解质失衡,如液体过多或脱水,可通过分析病史、症状及体征后制定液体治疗方案,予以纠正。以下情况可能发生液体的异常分布,须同高年资医师讨论后决定输液方案,包括严重水肿、重症脓毒症、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肝脏和(或)心功能损害、术后水钠潴留和营养不良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