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从“病之造字”看中国文字造字的丰富内涵

2021-02-23   瑜琪说骨科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今天,大年初三,窗外飘着零星的毛毛细雨,我在阳台再次翻开刘力红教授的《思考中医》,当读到《病之造字》这一章节时,我感到,很有必要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在春节假期这个相对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再次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再次感受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也许您是医者,也许您是患者,但更多的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和战士,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和理解中国文字的造字学问和内涵。

病之造字

   病,对于当医生的讲,应该太司空见惯了,但是,要真正地询问大家懂得这个“病”没有?恐怕就会有不周到的地方。从这个病的造字,我感到中国文字的内涵真是太丰富了。古人讲一指禅也讲一字禅。一个字里面有很深的含义,有妙理,有禅机。有些时候只要你悟透了一个字,这门学问的门就被打开了。像病这个字,如果你真正解通了,那中医就没有太大的问题。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序中写道:“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我这里也斗胆借用这句话,如果病字你真正弄通了,那对于中医也是“思过半矣”。

   我们首先来看病这个造字,病由疒+丙而成,疒是形部,丙是声部。病的形部“疒”在古文字里也是一个单独的字,它的读音是:尼厄切。《说文》解为:“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为什么叫倚呢?人有疾病以后就会不舒服,不舒服当然就想靠着,就想躺着。所以,“疒”字就像一个人依靠在一个东西上,是个象形文字,人生病了就是这副样子。所以,《集韵》说:“疒,疾也。”因此,形部的这个偏旁实际上已经代表了现代意义上的疾病,在英文里可以用 disease这个单词表示。

   既然病字的形部偏旁已经代表了广义上的“病”字,那么,偏旁之外,为什么还要加上这个“丙”呢?是不是仅仅为了读音?这个问题记得在第一章里已经有过讨论,声符不仅表音,而且表义,并且声符所表的这个义对于文字是很关键的部分,这一点也希望研究古文字的同道注意。

   一个形符“广”,一个声符“丙”,就把疾病所牵涉到的方方面面揭示出来了。现在我们重点来看丙字,丙是十天干里面的干,位于南方,五行属火。所以,古人云: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说文解字》释云:”丙位南方,万物成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从一入冂,一者阳也。”炳然就是很茂盛。《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夏三月,此为蕃秀”,说的就是这个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是言夏至一阴生,一阴生后,阴道渐息,阳道渐消。一是什么?一就是阳。这又关系到了易象的问题,文字起源有一种八卦说,这里应该是一个根据。徐锴释为:“冂,门也,大地阴阳之门也。”丙位南方,处夏月,夏月是阳气释放最隆盛的时节,然而盛极必衰,所以,阳气在夏至以后,就要逐渐地转入到收藏,这个“从一入冂”的造字实际上就反映了这个过程。丙的上述意义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深刻的问题。

内涵,文字,中医,丙位,造字,读音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