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药物减少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咳嗽的系统性回顾和网络荟萃分析

2021-02-14   古麻今醉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有统计发现气管插管后咳嗽的发生率高达40-76%,术后咳嗽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如甲状腺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颈部血肿、颅内手术后颅内血肿、腹部手术后伤口开裂等。目前有很多药物显示出减少术后咳嗽的效果,但还不清楚哪种药物在减少这种情况方面最有效。Tung A等对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以确定这些药物在减少全麻术后中重度咳嗽的相对有效性。研究的药物包括利多卡因(静脉、套囊内、局部或气管内注射)、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等。结果于2020年以《Medications to reduce emergence coughing after general anaesthesia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为题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杂志上。

目的  

首要目的是根据改良的Minogue量表确定药物在降低中重度咳嗽发生率方面的相对有效性。药物包括利多卡因(静脉、套囊内、气管插管[TT]内或局部注射)、右美托咪啶和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和芬太尼)。次要目标包括药物对拔管时间(定义为从苏醒到开始拔管的时间)和重度咳嗽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该方案是根据系统回顾和网络荟萃分析报告项目(PRISMA-NMA)声明制定的,并已在国际预期系统回顾登记册(PROSPERO)数据库(CRD42018102870)注册。对PROSPERO登记方案和已公布方案的所有修改如下所述。
数据来源与研究检索
使用Ovid界面在生物医学相关数据库中搜索相关出版物:Medline,Central,EMBASE、Cochrane系统回顾数据库、ACP期刊俱乐部、效应评价摘要数据库和Cochrane方法登记库。所有检索从数据库诞生至文献检索之日(2018年6月30日)为止。关键词与咳嗽、麻醉、随机对照试验和感兴趣的药物有关。未应用搜索筛选器。同时还检索了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1900-2018年6月30日),选择全文审查的参考文献列表,以及在线会议摘要数据库,包括ASA(2000-2017),加拿大麻醉学会(2001-2017)和欧洲麻醉学家协会(2004-2017)。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了成年参与者(18岁或以上)在择期全麻下接受气管插管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有喉罩气道的研究被排除在外。研究干预组是围手术期给予的一种药物,目的是抑制拔管时的咳嗽或减少拔管期咳嗽。研究的对照组为安慰剂(如生理盐水)、空白对照或者另一种感兴趣的研究药物。
将提供咳嗽的发病率、严重程度或两者兼有数据的研究纳入。苏醒时间定义为完全停用维持性麻醉药至拔管后5min之间的时间。咳嗽结果用改良的Minogue表进行分类:
1级表示没有咳嗽;
2级(轻度)咳嗽1次或2次;
3级(中度)咳嗽少于4次,每次持续1-2秒,或咳嗽总时间少于5秒;
4级(重度)至少咳嗽4次,持续时间至少2秒,或总咳嗽持续时间超过5秒。
如果只报告了咳嗽的发生率,或者结果不适用于改进的Minogue量表进行分类,那么该研究中的任何咳嗽都归类为“中重度”。这些研究仅用于对首要结果的研究,而不用于检查重度咳嗽发生频率的次要目标。
筛选和数据提取
两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检索到的论文标题和摘要以进行审核纳入,审查符合研究的全文,并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数据。PRISMA流程图中提供了识别、包含和排除的记录数量以及排除的原因(图1)。

提取以下数据:发表特征(标题、作者、发表参考文献);研究细节(设置、研究时间段、设计、主要目标、随机、盲法);人群特征(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吸烟状况、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手术类型、ASA身体状况分级、纳入/排除标准、麻醉维持方式([全凭静脉麻醉]VS[吸入麻醉]);干预和比较(药物、剂量、途径、给药时间[插管前、术中、苏醒、拔管时]、接受干预的患者数量);咳嗽频率和严重程度;拔管时间;任何与对照组基线有统计学意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以及研究药物引起的不良事件或并发症,导致发病率、死亡率和/或内科或外科干预。
偏倚风险评估
两名审查员使用随机对照试验的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对每个试验进行独立评估。该方法使用预设的标准评估在选择、执行、监测、损耗和报告偏差方面是否存在低、高或不清楚的偏差风险。评估的具体特征包括用于产生随机化的方法、分配是如何隐藏的、是否对参与者和工作人员实施了盲法,以及是否有选择性报告的证据。每项研究都进行了一致性比较,任何分歧都通过两位评审员之间的讨论或由第三位评审员进行调解来解决。作为亚群分析的一部分,无论总体结论是否改变,都使用Cochrane偏差风险工具排除了那些被认为存在高偏倚风险的研究。
证据分级
在系统回顾和网络荟萃分析中评价证据质量的建议、评估、发展和评价(等级)工作组评价证据质量。该系统根据与偏倚、不精确、不一致、间接和出版偏差相关的风险因素,将证据分为高、中、低或极低。在网络荟萃分析中,这种评估还包括对间接和整体网络效应估计的潜在评估。如果直接证据等级很高,并且该证据的贡献与间接证据一样多,则在分级中仅使用直接证据。如果直接证据的等级不足或较低,则评估间接证据的独立性,并将其纳入总体评分。分级评估的结果显示在调查结果汇总表。(Table 1)

关于证据合并的探讨
总结了研究特点和存在偏倚的风险。构建了一个网络几何图来可视化不同研究药物之间的关系。每种治疗都由一个节点表示,其大小与评估该干预措施的研究数量成正比。处理后的直接比较用一条线表示,其厚度与从各自比较中得出的数据量成正比。
针对主要结果,对每个试验组比较的总事件使用STATA命令mvmet进行了网络荟萃分析。使用该命令来说明多组研究的效应大小之间的相关性。荟萃分析的配对比较结果被总结为由合并的平均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CI)组成的区间图。对于网络荟萃分析,贡献图直观地显示了每个直接证据的影响,显示了一系列阴影方块用来表示每个治疗比较与每个汇总效果所附的权重成正比。分别使用STATA命令network meta inconsistency and network sidesplit统计各个部分和总体的统计学意义,P值<0.05表示存在显著差异。累积排名曲线分析(SUCRA)下的一种曲面,值在0%到100%之间的累计排名,值接近100%表示治疗是更大概率为更优治疗。SUCRA值是相对的,取决于治疗的比较。
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严重的气管插管相关咳嗽,但不适用于拔管时间,拔管时间的平均差。收集研究药物的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并在图表中进行定性总结。这些结果的报告是高度可变的,排除了任何有意义的统计分析。对于敏感性分析,排除了所有摘要,以及任何被评估为至少具有偏倚领域高风险的研究,并对其余研究中的初步结果采用相同的方法。
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tata 15.1软件(StataCorp.2017年.STATA统计软件:Release 15;StataCorp LLC,College Station,美国德克萨斯州)
结果  

研究选择及特点

数据库搜索检索到416条引文,单一文献搜索确定了69项可能的研究(图1)。剔除重复的和不合格的研究后,最终的系统回顾和网络荟萃分析包括在1990年至2018年间发表的70项随机对照试验(表2),包括5286名患者。试图联系缺少数据的10项研究的作者,但只有一名作者回复。

研究构建了一个网络几何结构(表1),比较了拔管期间中重度咳嗽的药物治疗。所有的研究药物都与安慰剂进行了比较。没有发现符合的直接研究:比较芬太尼与利多卡因套囊内注射、气管内注射或局部给药、利多卡因或瑞芬太尼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与利多卡因套囊内注射、气管内注射或局部给药;以及瑞芬太尼与利多卡因套囊内注射或气管内注射或局部给药的比较。每项研究都使用了Cochrane Collaboration的偏倚风险工具。表2报告了每项研究中每个干预组的荟萃分析中使用的数据。

拔管期间中、重度咳嗽的发生率

研究的发现总结在表1。所有的研究药物相比服用安慰剂或不使用安慰剂都降低了中到重度拔管期间咳嗽的发生率(图2)。然而,在配对比较中,没有一种研究药物比另一种更具优势。SUCRA分析显示,右美托咪啶减少中重度咳嗽的累积发生率最高(SUCRA为81.0%),其次是瑞芬太尼(67.2%)、芬太尼(66.2%)、利多卡因套囊内注射(59.5%)、利多卡因气管内注射/局部给药(59.2%)和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2.4%)。

拔管期严重咳嗽

与安慰剂相比,除利多卡因气管内注射/局部给药外,所有研究药物降低严重咳嗽发生率的几率都更高。利多卡因气管内注射/局部和皮下注射利多卡因均与未用药相当,而其他研究用药比未用药更有可能减少严重咳嗽。在配对比较中,没有一种研究药物比另一种更受青睐。在SUCRA分析中,瑞芬太尼减少围术期严重咳嗽的累积降低率最高(81.9%),其次是芬太尼(77.0%)、右美托咪啶(63.5%)、利多卡因静脉注射(59.7%)、利多卡因套囊内注射(53.4%)、利多卡因气管内注射/局部给药(48.2%)。

拔管时间

与安慰剂、右美托咪啶、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相比,套囊内注射利多卡因有更大概率延长拔管时间。其他研究药物相互比较、与不用药或安慰剂比较都不延长或缩短拔管时间。在SUCRA分析中,芬太尼和利多卡因气管内/局部在减少拔管时间方面的累积排名最高(均为66.2%),其次是空白对照(64.0%)、安慰剂(63.0%)、右美托咪啶(53.5%)、瑞芬太尼(53.5%)、利多卡因静脉注射(31.2%)和利多卡因套囊内注射(2.3%)。

无偏倚亚群分析

在敏感性分析中,剔除了12篇有高偏倚风险的研究和4篇摘要。除了安慰剂和不用药组之间无差异,配对比较的结果与中重度咳嗽的首要结果相似。SUCRA排名依次为瑞芬太尼(85.7%)、右美托咪啶(72.3%)、芬太尼(64.7%)、利多卡因套囊内注射(64.2%)、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3.6%),以及气管或局部使用利多卡因(44.4%)。

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不良事件

总体而言,70项研究中有47项报告了血流动力学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右美托咪啶通常被报道与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有关(4项研究,51/160名参与者)。右美托咪啶和瑞芬太尼通常被报道可以抑制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

讨论

这项系统回顾和网络荟萃分析表明,与安慰剂或不用药相比,所有被研究的药物(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芬太尼、套囊内注射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和气管或局部应用利多卡因)都有降低中到重度拔管周围期咳嗽发生率的效果。然而,不同药物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SUCRA分析中,右美托咪啶在降低中度和重度紧急咳嗽发生率方面最高,其次是瑞芬太尼、芬太尼、气管内注射利多卡因、套囊内注射利多卡因和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苏醒期咳嗽对患者生理和病理的影响导致了众多采用不同药物减少拔管期咳嗽的研究。然而,先前的系统回顾在涉及的药物和搜索的数据库范围内是很有限的。LAM等人的荟萃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碱化和非碱化的套囊内注射利多卡因都显著减少了术后咳嗽,这与该研究的结果相似。Rajendram等人的荟萃分析发现,在预防拔管期间咳嗽方面,包括右美托咪啶和瑞芬太尼在内的药物中,套囊内注射碱化利多卡因最有效(需要治疗的数值或NNT=1.7),而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效果最低(NNT=4.5)。该研究还发现了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在减少突发咳嗽方面可能效果欠佳,但该研究的结果在治疗效果上存在差异。结果不同可能有几个原因,包括纳入和排除标准及统计方法不同。

该研究选择进行网络荟萃分析,而不是Rajendram等人使用的传统配对荟萃分析配对,以便更好地综合比较试验和多个比较获得的证据。这种方法将提高疗效评估的精确度,还有助于根据疗效对研究药物进行排序,从而回答研究的主要问题。该研究的系统审查和荟萃分析的其他优势是使用了多个生物医学数据库和文献综合搜索策略,以及对临床相关结果的关注。

对于中度和重度咳嗽、仅重度咳嗽亚组和无偏向亚组,SUCRA分级顺序略有不同。排序的变化可能归因于荟萃分析中包含的研究和数据的不同子集。尽管如此,研究中的药物在三个荟萃分析中的排序都相对相似: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啶和芬太尼一直排在综合排序的前三位。利多卡因通常在所有研究药物中排在最后,局部或气管途径相当于安慰剂或不用药。因此,根据该研究的分析,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可能被视为减少咳嗽发生的首选药物,而气管内注射利多卡因的效果不太确切。有趣的是,在该研究中,安慰剂优于不用药,这可能归因于研究结果的主观性质、安慰剂效应、以及统计方法。

鉴于配对比较和网络比较都没有证明选择药物干预时应考虑其他因素在减少咳嗽方面的优势,如拔管时间、血流动力学效应和不良事件。在拔管时间方面,与芬太尼、右旋美托咪啶和瑞芬太尼相比,只有套囊内注射利多卡因与增加拔管时间有关。这与Wei等人的荟萃分析是一致的,该分析确定了碱化和非碱化的套囊内注射都显著延长了自主通气时间。研究中未分析套囊内注射利多卡因延长拔管时间,但如果目标是提高手术室周转率,那么不推荐选择套囊内注射利多卡因。

由于选择的参数不同,各研究中药物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和不良事件更难统计,因此进行了定性统计。与安慰剂相比,右美托咪啶通常可以减缓与拔管相关的心动过速和高血压,但与心动过缓有关,特别是在输液期间。瑞芬太尼也如右美托咪啶一样可减缓拔管期的交感反应,且没有不良反应的报道。相比之下,芬太尼、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套囊内注射利多卡因和气管内/外用利多卡因在拔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安慰剂相似。因此,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可能降低拔管时的交感反应。

该研究的局限性:

与任何荟萃分析一样,该研究结果可能会因发表文献的偏倚而发生改变。然而,研究中试图通过系统地搜索和纳入综合文献研究来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尽管综合文献的纳入可能导致纳入低质量、高偏倚风险的研究,但研究试图通过进行敏感性分析来缓解这种情况,排除了被认为具有高偏倚风险的、结果类似的研究。然而,偏倚问题仍然存在,因为只有5项试验在所有Cochrane偏倚风险领域中显示出低偏倚风险。

另一个限制是药物剂量的高度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可能会影响观察到的效果,特别是纳入了使用亚治疗剂量的研究。研究试图通过使用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进行亚组分析来描述这种影响,但由于数据量少,因此无法做到这一点。

同样,研究存在其他混杂因素,如全静脉麻醉(TIVA)与吸入麻醉、气管导管大小和套囊类型,因为缺乏数据,所有这些因素都无法评估。网络荟萃分析固有的前提是所有纳入的研究都足够相似,可以进行比较。间接比较,除了非随机化外,还有可能存在共同研究者等观察研究产生的偏倚。例如在这些研究中,作为其镇痛策略一部分的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可能是影响咳嗽严重程度的潜在因素。

与网络荟萃分析相关的是,多重比较或多重性会增加I型错误的可能性。为了减轻人们对多重性的担忧,我们建立了一个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单一首要结果。我们没有发现研究药物之间的显著差异,这缓解了这个问题。至于我们的次要结果和分组分析,我们的结果是探索性的,因此在解释结果时应该考虑到多样性的问题。

最后,咳嗽和咳嗽的严重程度可能是对参与者行为的主观解释,这就存在观察者之间的可变性和偏倚问题。尽管与“空白对照”或不用药相比,在评估主观结果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结果评估偏差的问题,但大多数研究(7/11)使用了与主要麻醉学团队分开的盲法评估员,并描述了他们防止研究分配透露给评估员的方法。因此,对于这些研究中的绝大多数,结果偏倚的风险已降至最低。

未来的研究应该考虑证实我们的降低咳嗽严重程度和咳嗽相关并发症的荟萃分析结果,特别是芬太尼,其相关研究较少。

结论

该研究对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芬太尼、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套囊内注射利多卡因和气道内/局部注射利多卡因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在配对比较中,所有研究药物在降低中重度咳嗽发生率方面是相同的,并且比安慰剂或不用药要好。在使用SUCRA的网络荟萃分析中,右美托咪啶在降低中重度拔管期咳嗽发生率方面的综合排序最高,其次是瑞芬太尼和芬太尼。

头头是道的点评

全身麻醉中为建立有效气道保障气道安全常行气管插管,在苏醒期患者恢复意识和肌肉张力后拔除气管导管,这一过程中患者常出现呛咳反应。呛咳是指咽、喉 、气管等因异物刺激时产生的保护性咳嗽反射 ,咳嗽反射是最常见的重要防御性反射,但在苏醒至拔管期间发生呛咳,特别是中重度呛咳可能引起相关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比如对行甲状腺手术后伤口出血压迫气道,腹部手术后剧烈呛咳可引起伤口出血、切口裂开,术后呛咳还可出现颅内压、眼压增加、颅内出血,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等,特别是对并存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可能增加手术麻醉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出现呛咳的原因可能是在全身麻醉的恢复期,由于镇静、镇痛、肌肉松弛等药物的代谢、麻醉减浅、意识逐渐恢复、对疼痛以及各种刺激的敏感性逐渐提高,此时,疼痛、吸痰、气管导管刺激及拔管操作。针对这能导致呛咳的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在理论上可能降低拔管期呛咳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静脉注射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多个研究证实瑞芬太尼也有确切的镇咳作用。有研究报道右美托咪定可发挥镇静、抗焦虑、阻滞交感神经等作用减少呛咳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机制可能是右美托咪定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及神经中枢 ,在降低感受器对气道刺激的敏感性的同时阻碍神经冲动的传输,从而抑制咳嗽反射的完成,有效避免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利多卡因气管内注射或套囊内注射或局部用药在研究中也显示出一定的减少呛咳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作用。这篇荟萃分析也显示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芬太尼、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套囊内注射利多卡因和气道内/局部注射利多卡因都可降低中重度咳嗽发生率。但同时我们要注意在减少呛咳发生的同时尽量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如阿片类药物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延长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等。同时也正如该荟萃分析讨论部分所述,存在诸多不足,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找到减少拔管期呛咳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药物和措施。

编译:励耀

审校:严佳;点评:姜虹

(本栏目由仙琚制药公益支持)

 

原始文献Tung A, Fergusson NA, Ng N, et al. Medications to reduce emergence coughing after general anaesthesia with tracheal intub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Br J Anaesth. 2020 Feb 22:S0007-0912(20)30012-X. doi: 10.1016/j.bja.2019.12.041



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利多卡因,药物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