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500品种带量采购来了

2021
02/20

+
分享
评论
赛柏蓝
A-
A+

来源/赛柏蓝 
作者 /知微
首家官宣!500品种带量采购开始    
 1
500品种带量采购,官宣开始

近日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公布消息2021重庆将深化落实药品耗材集中招采改革做好各项相关重点工作探索非过评化药生物药集中带量采购

 

其中重庆明确

 

做好国家第三、四轮药品和冠脉支架集采结果落地工作;

加快未中选药品耗材与中选品种的采购支付价格协同;

探索针对国家组织集采以外、费用排名前500位的药品品种,规范开展集中带量采购;

探索非过评化药、生物药集中带量采购;

加快四省市医用耗材及五省市药品联合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落地实施政策配套工作;

落实药品集采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

探索完善重庆市医用耗材交易采购制度,规范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生产企业及配送企业采购工作;

大力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分类采购和线上采购,加大区域间省级联盟采购,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

 

正如上文所言重庆市也确定开始了针对费用排名前500个品种的带量采购

 

除此之外20209赛柏蓝也从权威人士方面确认,广东将启动500个品种带量采购工作

 

按照此前国家集采的相关会议精神500品种涉及以下重点信息

 

1、按照采购金额排序,覆盖前80%的品种,遴选出500个品种。预计2021250个,2022年完成500个品种的带量采购;

 

2、目前19个省已经开展带量采购,未来所有省份要全覆盖。没有开展的地区需要抓紧时间行动起来,国家层面没有开展的地区,由省组织开展;

 

3、将覆盖化学药、生物制剂、中成药。国家没有开展带量采购的品种,由各省组织开展。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药品销售额为13759.4亿元,此次集采覆盖前80%的药品,市场销售额则涉及超过11000亿元,对之后的临床用药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2
500品种是 动态目录? 

有研究机构认为临床应用广泛销售高的大品种都要被带量采购同时在带量采购的品类上只要是采购金额前80%的品种化药生物制剂中成药都要纳入带量采购如果符合国家带量采购的标准那么就由国家组织带量采购如果不符合国家带量采购的范围国家带量采购后剩下的品种各省市可以结合当地情况确定品种及数量

 

而从时间上要求2021年覆盖250个品种2022年要全部覆盖。500个临床销售前80%的品种都将进行带量采购,体现了国家降价的决心,带量采购成为常态,专利过期药物,会逐渐成为普药,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专利药需要面临医保准入的谈判,如何在有效准入期放大市场是所有药企必须去做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赛柏蓝在一场会议上了解到权威专家表示500个品种实际上是一个统计数据,是动态的,主要都是用药金额比较大、占用医保资金比较多的品种,谁都可以统计出来——是要通过这种统计找出合适的方法来对大品种进行带量采购,降低费用。

 

对企业来说如果500品种是动态的那毋需纠结自己的品种是否在名单内——只要你的产品用药金额大占用医保资金比较多就有可能被纳入集采


但此前的500品种目录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来供企业进行信息梳理和市场决策。

 

据风云药谈统计500品种目录中99个品种被国采160个品种被省带量采购167个品种为处于无特殊情况未“带量采”或全国集采的产品,34个品种为已过评未带量采购

 

也就是说,随着500品种的梳理清晰,已经有一批明确的药品还未能被纳入集采中,其或将进入带量采购的高危名单中。而这167个无特殊情况却未被带量采购的品种应该会是各省份接下来的优先选择,可能会是第二批,可能会是其他形式,可能会是联盟地区无单省带量采的优先选择。

 3
探索生物药带量采购 

按照重庆市公布的相关内容未来将探索生物药集中带量采购。

 

此前医保局在未来集采方面也点名了生物制品(包括胰岛素)、中成药;符合集采条件的品种数或其金额达到一定水平,即触发启动国家集采,预计每年开展两批。

 

数据显示2015-2019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由3103亿美元增长至416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2%,从规模占比来看,生物药市占率从2015年的30%增长到2019年的34%,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40%

 

我国生物药发展速度也很快,市场规模占比从2014年的15.6%发展到2019年的27.7%,预计到2023年有望达到39%

 

某种程度上生物药集采箭在弦上类比仿制药集采前后的市场竞争格局研究机构在研报中表示生物药带量采购将改变目前竞争格局而降价意愿生产成本供应能力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市时间带来的先发优势将不再明显生物药进入者有望实现洗牌获得市场份额

 

有业内人士向赛柏蓝表示:相对于化药,耗材等是非急迫性,集采要考虑到可持续性,安全性,标准化因素——生物制剂最大的问题是标准化无法统一的问题,一致性评价显然不适合;但是随着推进统一支付体系,带量是早晚的问题,特别是高附加值生物制剂,或被纳入带量采购的优先级,因为目前这类品种已经过度透支患者以及医保资金。

 

生物制剂带量采购仍要考虑到采购模式因此更有可能由地方先进行试点国家集采再结合地方经验作出调整

 

此时重庆市官宣探索生物药集采或许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生物制剂,重庆市,集采,医保,耗材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