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增加等因素,终末期肾脏病变 (ESRD) 的发生率逐年升高,每年有更多的新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并且这些新增透析人口的心血管危险性也较前增高。与其他ESRD患者相比,初始透析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心血管事件。
近年来,在透析模式、全方位透析管理理念方面的进步对初始透析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对透析方式与透析通路的选择、保护残余肾功能、降低心血管危险性等环节的优化。
左力教授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脏科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血液净化》杂志副总编辑。
在本次采访视频中,左教授就初始透析患者临床管理的一些新进展做了以下内容的介绍:
透析时机的把握,透析模式的选择与透析通路的建立,基础疾病的治疗,残肾功能的保护,ESRD 并发症的防治,患者教育及心理、生活质量的问题。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掌握合适的透析时机,平衡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医疗资源;重视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管理;根据病情与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透析模式;早期干预CKD贫血、高血压与容量负荷;综合管理炎症、营养、矿物质-骨代谢异常等各种合并症。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改善ESRD贫血的新一类药物 HIF-PHI可综合调控机体的EPO及铁代谢,并有助于降低初始透析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谨慎选择调整钙磷代谢的药物,减少血管钙化风险;选择有助于管理围透析期钾平衡的新药物;其他,如改善纤维化的药物、可穿戴设备等。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初始透析阶段患者死亡率较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重点包括:
掌握合适的透析时机,择期开始透析
延缓尿毒症及并发症的进展,尝试新举措
合理选择透析方式,保护残余肾功能
重视ESRD的全方位管理,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