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当中,当发现出现异常后,第一时间我们会考虑患者发生了什么?然而,很多时候问题可能恰恰出现在整日与我们并肩作战的好战友——麻醉机身上。
本期,我们从《围麻醉期突发事件的挑战》一书中找出围麻醉期突发停电停氧气典型案例分享给大家:
患者,女性,45 岁,术前经B超、CT等检查诊断为肝硬化,伴腹水、黄疸、肝功能不良,凝血功能异常等,拟在全身麻醉下实施肝移植手术。
患者于14: 10入室,入手术室后常规术前准备及麻醉。21 : 10手术室因电线短路发生突然停电停气,此时刚把病肝移除,正在止血,已进入无肝期。此时由于无肝脏功能,随着手术时间延长,pH逐渐降低,BE负值加大,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等,尽量缩短无肝期至关重要。
启动麻醉机等蓄电池的使用,同时巡回护士立刻打电话通知电工房、护士长、院总值班、保卫部汇报情况,请求支援,并立即取急救车中应急灯、头灯等应急照明用品,保持术野的照明,继续手术。因无肝期中大量输入液体、血、药物等液体,因此此时要注意静脉通道严密观察,严防进入空气,造成空气栓塞,并做好记录。
麻醉医师在手术过程中定时汇报患者的血压、脉搏、氧饱和度、无肝期中药物使用情况。术中麻醉医师用皮囊通气维持患者供氧,并令其余人员取用备用氧气枕、氧气瓶,麻醉机的蓄电池维持时间短暂,立即采用便携式的转运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
台上洗手护士积极配合手术,尽量缩短无肝期的时间。由于照明条件欠佳,缝合用的各种针线妥善保存,以防遗失。因停电术中无法使用吸引器,手术医生应改用双纱或小纱布拭血,保持术野清晰。
手术医生在应急电筒、头灯等照明下积极顺利完成手术,缩短无肝期时间,开放门静脉,肝上下腔静脉,肝下下腔静脉后无肝期结束,病员生命体征平稳,一切正常。
两小时后恢复供电、供氧,顺利完成手术,送患者入ICU。术后第二天患者清醒,新肝发挥作用,肝功及凝血功能好转,顺利拔出气管导管,术后恢复良好。
那么,针对围麻醉期突发停电停氧气,我们有哪些思考?
由于围麻醉期突发停电停氧气可能对患者产生严重后果,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应加强排查,对手术室供电供氧管道及相关线路进行定期检查,如检查气源、备用气源及各个端口。做好日常维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供电供氧系统正常运行并得到有效监控。保障制氧设备及其输送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因天气、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氧气中断而影响手术麻醉的正常运行。
其次,建立健全应急通信网络,规范应急事件报告制度,将手术室人员的通讯方式和地址留在科室和医院,如有意外发生时,能迅速联系,在最快的时间启动应急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针对围麻醉期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手术室在平时应定期开展术中停电、停气意外情况的应急演练,掌握供电中断处置的应急流程,避免在故障发生时产生慌乱。明确发生意外事件时每个人的职责及应采取的正确有效措施,为其做好防范,并定期考核。
最后,所有急救应急物品保持完好固定位置和数量。做好应急照明设备、生命监测仪等应急备用物品的储备,熟悉氧气筒和简易呼吸气囊的位置,并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的管理和检查,确保急救物品数量齐全、功能完好。麻醉医师术前仔细检查麻醉机功能是否正常,并常备简易呼吸气囊,在呼吸机断电、重启或者更换呼吸机时能起到关键的替代作用。呼吸机等重要仪器需要在使用后及时登记,定期维护保养。医院需做好供电供气系统相关档案管理以备用。这样医院供电及集中供氧系统会更好的工作,风险也会降低。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医患纠纷发生率高,当发生停电停氧气不良事件时,我们在保证好患者的安全后应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以防止影响患者后期的正常医疗。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