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全身麻醉还是椎管内麻醉,麻醉诱导后或起效后患者出现低血压的现象都比较常见。
文献中的常用定义有:
收缩压小于80mmHg或70mmHg;
或收缩压较基础值降低超过20%、30%、40%;
或组合定义:收缩压小于70/80mmHg和或较基础值降低超过30%/40%。
此时出现低血压的原因有:
血管扩张引起全身血容量相对不足;
禁食水、急诊出血等引起的血容量绝对不足;
麻醉药物或麻醉平面过高对心血管功能的抑制作用,引起心排量降低等;
术前高血压药物的影响等;
其他因素,如过敏等。
低血压的危害:
低血压导致组织器官低灌注:
增加脑卒中风险;
心肌缺血心梗风险;
肾脏损伤风险;
增加神经认知功能障碍风险;
增加术后死亡率的风险。
研究发现术中收缩压小于80mmHg,持续时间每增加1分钟,患者术后一年死亡率风险则增高3.6%。
诱导后低血压的预测因素:
在Reich等的研究中总结了全麻诱导后发生低血压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基础平均动脉压小于70mmHg,OR[95%CI]为5.00[2.78-9.02],P<0.0001;
年龄≥50岁,OR[95%CI]为2.25[1.75-2.89],P<0.0001;
异丙酚诱导,OR[95%CI]为3.94[2.42-6.43],P<0.0001;
芬太尼用量,OR[95%CI]为1.32[1.13-1.56],P=0.0008;
ASA III-IV级,OR[95%CI]为1.55[1.22-1.99],P=0.0004。
有研究将下腔静脉直径(inferior vena cava diameter,IVCD)及其变化率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nferior vena cava collapsibility index,IVCCI)用于休克患者容量的预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国内学者将之用于麻醉诱导低血压的预测,结果发现:
麻醉诱导前,低血压组患者的IVCD明显低于对照组,IVCCI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IVCD 和IVCCI 对结肠癌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7和0.864,IVCD降低、IVCCI升高可作为结肠癌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后低血压的预测因子。
术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且低血压组患者的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可能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